除此之外,他們還與大學合作,共同建設了幾個基地,為村里的科研和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些工程不僅展現了他們的專業能力,也為當地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外,他還有余力承接其他地區的各類工程項目,如今已經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為村莊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
以上說的是家里條件好的,夏天可以在自家院子搭涼棚避暑。
要是搭不起涼棚的人家該怎么辦呢?別急,勞動人民有辦法,那就是安裝門簾子,開紗窗。
對于條件一般的人家,安裝門簾子是要比涼棚更實惠也更需要的。
過去,即使是再貧寒的人家,可以不搭涼棚,但是,窗簾和門簾,哪怕只是用便宜的冷布糊的和秫秸編的,也是要準備的。
一般進入農歷的五月份,家家戶戶就要開始掛簾子、開紗窗。開紗窗就是將窗戶紙撕去,換上紗布,這樣透氣通風。
還有的家里是玻璃窗的,就在窗戶里邊邊釘上一張紗布,天熱開著窗就成。
紗布有不同的材質,又叫冷布。綠色的最為養眼,故詩詞中多有“綠紗窗”之說。
這時還要準備涼席、涼墊、蒲扇、芭蕉扇、蚊香、艾草系家居之物,等屋中酷熱難耐時,只能出屋“避暑”所用。
因為暑熱傷津耗氣,身體自然反應就是不愛吃飯,故而消夏吃食更多注重開胃解暑。
這會兒地,京城里的大四合院中多有水井,小四合院中也有不少干井。
無論是水井還是干井,井中的溫度均要比井外低。夏季人們可以將食品儲放在其中,有降溫、保鮮的作用。
這就是京城俗稱的“井拔涼”,就是用新從井里取的水,冰鎮西瓜等水果。
一般鎮上三四個小時,那冰鎮過的水果更加可口,能甜到人們的心窩里頭去。
當然,避暑的最佳去處則是胡同中的老槐樹下、大柳樹下。一張小桌、幾個板凳,獨坐是養神,小聚是舒心。
這老街坊們湊在一塊兒,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一壺來之不易地“高碎”就能喝上半天,雖然茶淡了,但是興猶濃。
夏日穿衣不為避寒之用,所以越簡單越好。
小孩子和一些男人們,索性赤裸著上身或僅著一條短褲,手中再拿一個“芭蕉扇”,正所謂“暑熱無君子”嘛!
而女性就要穿得比較鄭重些,她們不能跟老爺們似的光著膀子。天熱就要選擇輕薄的服裝,無論是穿長衫還是褲褂總要寬松舒適些的。
雖說,這夏日里酷熱難耐,但人們也有口福。京城的主食系“南糧北調”,副食品只能就地解決了。
囿于自然條件,京城一年中地,冬季、秋季、春季的吃食遠不如夏季。
每年的農歷五—七月份期間,就是京城人們地吃食最為豐富的時候。
此時市面上的水果、青菜、河鮮、湖鮮開始紛紛上市,品種之多不輸于南方地區。
因為,京郊地區多湖泊澤地,盛產蓮藕,魚蝦蟹。
什么什剎海、筒子河、永定河、白洋淀等地的鮮貨在五月初就開始逐步上市了;相對于海鮮、肉類還比較便宜。
而且,在這幾個月里,桑葚、櫻桃、甜瓜等水果也會應時而至。
還有著春玉米,又稱“五月鮮”,煮著吃,做成粥,味道非常鮮美,深受廣大京城老百姓們的歡迎。
進入六月,本地西瓜的就開始大量上市了,而且本地瓜比外地瓜好吃。因為,京城地區永定河畔的沙質土地最適合種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