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起駕!”劉之野也演上了。
“大公主”當然就是小賢了,小丫頭今年已四虛歲了,人少鬼大,聰明伶俐。
劉之野覺得把小賢放家里散養有些浪費她的天賦了,于是跟家人一商量,“嘚!就送她去幼兒園吧!”
除了孩子奶奶鄧茹舍不得,包括老爺子,孩子的爺爺、媽媽都是極為贊成。
于是,一開春劉之野就將小賢送去了村里的幼兒園。本想著,還要做好,孩子哭鬧幾天的準備來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丫頭在這樣的環境中表現得如魚得水,她滿心歡喜,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幼兒園跟小朋友們玩。
兩人悠然地朝著校區方向踱步,沿途的鄉村風光成了他們最好的伴侶。
“嚯!”甘凝突然指著路旁的一戶人家,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之野,快看,這是誰家?竟然蓋起了二層小樓。”
劉之野瞧去,那座房子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磚石、水泥、鋼筋交織在一起,仿佛一幅生動的建筑畫卷。
難怪甘凝驚訝,對于這年月的生活來說,住二層小樓無疑是一種極其奢侈的象征,足以引起路人的好奇和驚嘆。
然而,在其他地方,若聽聞尋常百姓能奢侈地,興建起氣派的二層小洋樓,這簡直就如同天方夜譚般的不可思議。
但是,在劉家莊,奇跡就這樣誕生了。對于年收入輕松破萬的家庭而言,用兩年的積蓄來建造這樣一棟房子,竟顯得輕而易舉。
不僅如此,劉家莊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他們同樣懷揣著建造新居的夢想。
在這個充滿生活熱情的村莊里,許多家庭都計劃著翻建或新建住房,以改善居住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萬元村”,這是劉家莊新得的響亮稱號,象征著這里的家家戶戶都邁入了萬元戶的行列。
在這個充滿經濟活力和機遇的地方,村民們憑借勤勞和智慧,共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財富傳奇。
有句老話叫做“皇帝女兒不愁嫁”,劉家莊的年輕人就面臨這個大好局面。
不僅鄰近的青年對劉家莊的安逸生活心生向往,就連城中的尋常百姓也萌生了將兒女許配到劉家莊的念頭。
在他們眼中,這遠比追求一個穩定的飯碗,或是成為八級工人來得誘人。
劉家莊現在仿佛成了一個理想的歸宿,一個能讓人們遠離喧囂、還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地方。
對于那些無法通過婚姻融入劉家莊的人來說,他們只能選擇留在劉家莊,通過務工等方式謀生。
然而,他們卻無法享受到本地村民的一些福利待遇。
他們只能選擇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汗水,默默地付出。依然懷揣著夢想和希望,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在劉家莊找到自己的歸宿。
在劉家莊,如今每個家庭都能擁有自行車,而且有的家庭還不止一輛。
這些自行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論是清晨的微風中,還是黃昏的余暉下,你都能看到村民們騎著自行車忙碌的身影。
除了自行車,劉家莊的家庭還普遍配備了收音機。
這些收音機成為了他們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無論是新聞、天氣預報,還是娛樂節目,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家庭還擁有了電風扇。在炎炎夏日,電風扇帶來的清涼成為了他們避暑的利器。
每當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坐在電風扇前,享受著它帶來的微風,談論著一天的所見所聞,那份愜意和滿足溢于言表。
你沒有看錯,那確實是電風扇,六十年代,國產的華生牌電風扇就已經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