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安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參謀長請放心,我們做訓科,向來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聽從指揮為準則。無論面對何種困難與挑戰,我們都會堅定不移地執行命令,絕不辜負您的信任與期望。”
“嗯,很好!”劉之野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輕輕地拍了拍彭國安的肩膀。
隨后,他低下頭,再次專注于手中的文件,仿佛整個世界都凝聚在了那幾頁紙上。
然而,劉之野的腦海中卻掀起了波瀾。這個全新的軍事思想,雖然在三十年后才嶄露頭角,卻在這會就開始萌芽了。
盡管它目前還顯得很稚嫩,但沿著這個思路深入探索下去,無疑會引領陸軍走向未來正確的發展道路。
“難道是我這個蝴蝶效應?”他的思緒如飛,不斷在腦海中盤旋。
后世的的海灣戰爭,嶄新的戰術戰法震撼了世界各國。進入9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陸續開始了軍事改革。
70年代那會兒,“老毛子”已經完全搭乘裝甲車或步兵戰車進行行軍和作戰的純機械化部隊了。
而夏國直到70年代中期,部分甲種步兵師才完全實現了摩托化,但大部分步兵師只有一定數量的卡車用于后勤和火炮牽引,真正實現機械化還有要許多年后。
后世等到九十年代,出于新階段、新任務的需要,夏國在這一輪裁軍中,乙種師被徹底取消。
人民解放軍陸軍不再有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的劃分,各個步兵師在編制規模、整體框架上,基本上做到了一個標準。
同時,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各個步兵師已經發展為機械化步兵師或者摩托化步兵師。具體的兵力和編制框架,與六七十年代完全不同。
當前,警衛二師機械化步兵團,就是向著這方面改革的意思,多兵種合成化,也有著實驗部隊地性質。
警衛二師六團,全團3600人,是警衛二師兵力最多的一個團,編制為1個裝甲突擊營+3個機械化步兵營,加團直屬隊。
機械化步兵六團直屬隊單位還包括:警通連、勤務連、運輸供給連、衛生隊、軍械修理連(所)等九個單位。
六團,還裝備了63式裝甲輸送車60輛,63式裝甲突擊車27輛、58式130火箭炮車6輛、63式120迫擊炮車12輛。
機械化化步兵連則是三個步兵排、和一個司機班,配備9-11輛裝甲車,每班十二人。
在紙面上,六團的人員配備和火力強度,相較于普通的摩托化步兵團,無疑顯得異常強大。
他們的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火力兇猛,足以令任何敵人望而生畏。
然而,現實卻是,他們僅僅是一支新組建的隊伍,由多個不同的隊伍拼湊而成。
無論是指揮系統還是戰士們對新裝備的熟練度,都亟待進一步的磨合和提升。與別的團相比,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六團的團部駐地距離炮團并不遙遠,他們同樣肩負著保衛西山部分地區的重任。
因此,六團的下屬各營被分散部署在西山各地的險要之處,以確一些重要地點的安全無虞。
警衛師六團領導班子,就沒有劉之野的熟人了。
六團團長是曾長征,今年才33歲,上校軍銜,也是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立功無數的優秀革命軍人。
不過,比起聲明遠揚,多次上軍報的劉之野,他還是略有不如的。
不過,曾長征道是對頗為不服氣,畢竟年輕氣盛,私下里對他的新搭檔黃政委道:“也不知道上面怎么考慮的,他都轉業六年了,現在能跟的上新的作戰思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