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普通軍,下轄的乙種步兵師,一般只有4個團。分別是: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沒有坦克團和高炮團,只有坦克營或者高炮營。
乙種步兵師的兵力,在6000人到8000人之間,大約是甲種步兵師的50%到60%,甲種步兵師,總兵力在12000人到14000人。
京城衛戌區是副大軍區級單位,其下轄四個主力警衛師,每個師大約有1.8萬余人。
再加上一些獨立的重炮團、裝甲旅、航空團、三防部隊、軍區機關、導彈團等總兵力10萬余人。
警衛師比王牌師的兵力也雄厚,滿編時超過一萬八千人,至少包含七個作戰團。
其中,裝甲團、野戰炮兵團和防空團是其主要戰斗力量,另外還配備有三個機械化步兵團,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長話短說,咱們進入正題。
話說,劉之野今日深入視察的警衛師六團,就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機械化步兵團,人數超過三千人。
夏國陸軍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在主流建軍思想仍以摩托化大陸軍為主導的背景下,他們卻決定邁出勇敢的一步,嘗試建設機械化步兵團。
這是夏國陸軍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是他們邁向現代化軍事力量的重要一步。
這個決定并非易如反掌。在夏國,摩托化大陸軍一直被視為軍事力量的中堅,而機械化步兵團的構想則被視為一種顛覆性的嘗試。
然而,夏國陸軍并未因此而退縮。他們堅信,只有不斷創新和突破,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此外,機械化部隊已成為當今最前沿的軍事理念,各國均缺乏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機械化部隊如同鋒利的劍,引領著戰爭的新潮流。
京城衛戌區警衛師就肩負起了為陸軍探索全新建軍理念的重要使命,他們此刻正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關鍵階段。
“老彭!你把六團的資料拿給我再嘍一眼。”劉之野瞇著眼,沉思片刻,突然說道。
彭國安原本正沉浸在淺淺的睡眠中,但劉之野的話音剛落,他便立刻清醒過來,毫不猶豫地回應道:“好的,參謀長,請您稍等片刻。”他迅速打開隨身的公文包,手指在文件中迅速翻找,不一會兒,便精準地抽出一摞機密文件,遞到了劉之野的手中。
彭國安瞥見劉之野緊鎖眉頭,正專注地審閱著手中的文件。他心中一動,試探性地開口:“參謀長,這六團的情況,是不是比我們預想的要復雜得多?”
劉之野抬起頭,目光如炬,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是的,比我想象的還要復雜。六團不像前面幾只部隊,是成建制改編而來,六團竟然來自于四支隊伍的匯編,領導班子也來自不同單位。”
“唉!咱們二師才剛剛成立,六團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肯定是磨合不夠,也許現在還處于一片混亂中,不容樂觀啊!”
彭國安微微頷首,聲音低沉而堅定:“我亦抱有同樣的想法。我們作訓科未來的重心,將聚焦于六團的訓練進展之上……”
劉之野見狀回以贊許的眼光,“你的思路是對的,相對于那些成熟的隊伍,這些剛合并還沒有完全形成戰斗力的部隊,才是我們今后的工作重點。”
彭國安聞言,精神煥發。
他對劉之野的贊賞,發自內心的喜悅。彭國安是個有遠見的人,他知道二師參謀部目前正缺少一名副參謀長。
而且,他也聽說參謀長即將前往國防大學深造,畢業后或許一兩年內就會晉升高位。眼前的這位領導,前途不可限量。
“參謀長!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我們深信這些眼前的困難只是短暫的阻礙。六團定能在您的指引下,肯定能迅速回歸正軌,展現出其應有的雄姿。”
彭國安的話語中透露出微妙的意圖,似乎想要向劉之野示好,有向他靠攏地意思。
然而,劉之野卻表現得十分沉穩,只是微微點頭,仿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他淡淡地開口,聲音中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這自然需要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