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抗戰,與劉之野是熟人,他正是街道辦主任王姨家中的老疙瘩,而且他們兩家關系莫逆,宛如一家人。
那么,李抗戰究竟為何會出現在警衛二師,還成為了一名士兵呢?
這話還得從去年李抗戰高中畢業說起。
李抗戰去年高中畢業,遺憾落榜。王姨夫婦建議他復讀一年,今年再戰高考,爭取圓大學夢。
可是這皮猴子,打死也不愿再讀書了,堅決地拒絕了繼續深造,一心只想畢業后參加工作,追求個人的生活獨立。
王姨夫婦最終無奈妥協,只得點頭應允。細想之下,高中生也算是個不錯的出路,至少畢業后能步入公職,成為國家的一份子。
知子莫若父,李景琦對李抗戰的跳脫性格深感憂慮,唯恐他在工作中因沖動而釀成大錯。
他就想著磨一磨李抗戰的性子,最好送出去鍛煉一下。
兩口子正琢磨著怎么安排李抗戰的時候,恰巧劉之野兩口子前來串門子了。
劉之野聽聞王姨的憂慮,果斷地表示:“王姨、李叔,此事我來處理。我保證,定能將抗戰老弟錘煉成一塊堅韌的好鋼。”
李景琦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哦?你的意思是推薦他加入公安隊伍?”
劉之野點頭微笑,言簡意賅道:“我們支隊下半年的招新工作已啟動,入選者將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軍事訓練。”
“我覺得可以把抗戰老弟送去鍛煉鍛煉,這小子的性格我知道,雖野性難馴,但正義感強烈。
他之前地每次惹事生非,他也并非恃強凌弱,而是挺身而出,為弱者打抱不平……”
“這是沒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只要走對了路,這臭小子一定會成才的!”
李抗戰在一旁站著,他一個小輩沒還沒長輩同坐的資格。
其實是,李抗戰向來對劉之野心存畏懼,因斗毆頻繁,派出所成了他的“第二課堂”。
他也不敢讓父母知曉,每次都是劉之野出面將他撈出來。當然了,劉之野出面地后果也挺嚴重。
李抗戰聽聞能當公安,即刻興奮地躍起。長期受公安人員“熏陶”,他對這個職業充滿著敬畏,夢想著自己個兒有朝一日也能穿上警服,與犯罪分子進行較量。
沒想到,如今夢想照進了現實。
李景琦與王姨對此深感滿意,李抗戰熱衷于當公安,既能得到鍛煉,也讓人放心他未來不會走偏。
況且,還有劉之野這么大哥照應著,李抗戰只要別不著調,未來的成就定然差不了。
就這樣,“精神小伙兒”李抗戰被塞進了集訓營。還別說,這小子有股子韌性,愣是熬過了三個月的“魔鬼訓練”,加上他文化水平高,成為了支隊的重點培養對象。
再后來,隨著治安總隊的改編,文化水平高的一些戰士們就被挑選進了技術兵種。
李抗戰在那種環境下,毅然加入了炮團。憑借他出眾的文化素養,即使身為新兵,其操炮技術也絲毫不遜色于老兵們。
在二師,李抗戰這樣的典范屢見不鮮。原治安總隊的戰士們普遍文化水平高,多數具備初中及以上學歷,不乏高中生、大學生。
這些高素質人才為警衛二師的技術兵種提供了豐富的優秀兵源,確保了部隊的整體素質與戰斗力。
六十年代,夏國的戰士們普遍文化基礎薄弱,他們中大部分僅具備小學文化水平,或是來自農村,鮮少有機會接受教育。
這些樸實無華的戰士們,卻用他們的勇氣和堅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傳奇。
偉人說過:“要好好學習啊,一個軍隊沒有文化可不行。”
這時期每支部隊里都有本政治部下發的《漢語拼音》,因為有的戰士入伍時甚至還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他們平日里需要看這樣書提升自己的知識。
部隊里也會組織學習文化的活動,這樣有利于戰士們學習新知識和鞏固已經會的知識。戰士們參加活動非常踴躍,學習的熱情十分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