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野歸來,小賢即刻上前告狀。他聽后苦笑不得,轉頭對劉之若直言:“你就當個人吧……”
劉之若無論面對何人,總是以一套固定的說辭應對,堅決否認自己有意捉弄小侄女的事實。
“哥,你別不知好歹,我這可是為小賢好,為了給她找合適的學習書本,我容易嗎我,逛遍了京城,你瞧我這小腿都遛瘦了。”
雖然劉之若說的牽強附會,但是不可否認地是,小賢確實是智商高。
也不知道,是不是家族基因好,她打上幼兒園起,便學習速度驚人,如今已熟練掌握加減法,甚至能流利背誦十幾首唐詩,真是令人驚嘆。
要不是她年齡實在太小,以這知識量都可以去讀小學了。
劉之野夫婦忙于工作,小賢自幼便由爺爺奶奶悉心照料,聰明伶俐,天賦異稟。
二老對她溺愛有加,導致她有些肆無忌憚,敢于闖禍,經常打的小朋友們狼奔豬突,逐漸展現出“街頭小霸王”的苗頭。
讓劉之野都有些頭疼不已。
…………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首先是拜天地,然后是拜祖宗(牌位),再往后是拜高堂尊長,即晚輩向長輩拜年,施禮時要從輩分最高的開始,一般是爺爺、奶奶、父母、叔嬸。
長輩受拜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等給家中的長輩拜完年以后,才能外出向本家親威拜年。
劉之野帶領著小輩們給,幾位長輩行叩首大禮,然后祝愿幾位長輩們新年好,然后一家人在去吃飯。
吃完初一的餃子。
劉之野穿上新衣服,就抱起小賢,領著甘凝妯娌三人及小妹,踏上了拜年之旅。
今天他們任務挺重,劉氏可是一個大家族,需要他們家拜訪的人家可不少,不抓緊點時間,恐怕一天都拜訪不完。
“過年好”,“給您拜年了”,“哥,嫂子們過年好!”“哎!您也好!”
一路上,碰到認識的不認識的,大家都互相拜個年,圖個吉利。
老京城人規矩大,拜年也不能胡亂拜,否則會讓人笑話。
一般晚輩們向長輩拜年時所用躬身作輯,俗稱“吉拜”。
就是行禮時,雙手抱拳前舉,左手握右手,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后鞠躬。
平輩間的拜年是抱拳拱手,男人們標準的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
正月里拜年,有多種行禮形式,叩頭、作揖、握手、擁抱.,但其中,作揖是老京城人最常用的禮儀。
老話說“人情一把鋸,你不來,我不去”。拜年,多了個人們相互“走動”的機會。拜年既是一種禮兒,也是一種人情。
按京城的老禮兒,大過年的走親戚、看朋友,不能空著手兒上門。
老京城人送年禮非常有講究,但無論怎么講究,年禮大體上都是以“吉祥”為主題的。
說到送禮,劉之野其實也挺為難,主要是如今劉家莊的親戚們啥都不缺,他只好別出心裁的另想轍了。
這不,他們一家人大包小包提溜的就是劉之野特意去定制的“京八件”。
京八件點心匣子屬于比較傳統的京城年禮,里面是由八種不同形狀和口味的糕點組成,包括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太師餅、椒鹽餅、棗泥糕和豆沙糕。
這些糕點不僅口感豐富,而且寓意吉祥,常用于節日和慶典中。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