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來敬你一杯!”他激動地站起來要去給劉之野敬酒,卻差點碰倒了面前的酒瓶子。
“臭小子!馬上就要當爹的人了,還這么毛燥。”劉之野見狀笑罵道。
然后,他也站起來與劉之泰碰個北,將杯中酒一杯到底。
老爺子穩坐首位,目睹二孫輩間深厚的情誼,心中滿是欣慰,悠然地品了一口小酒。
他內心洋溢著滿足與喜悅,兒孫們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家族繁榮昌盛。此刻的他,即便離世,也了無遺憾。
老爺子心中唯一的牽掛,便是那份對中醫事業的深厚情感,他的一生都與中醫緊密相連,無法割舍。
因中醫之緣,他邂逅了生命中的摯愛。然而命運弄人,她離世過早,未能見證子女們的輝煌成就。
孫子劉之野想發展、振興中醫藥事業,真的撓在了老爺子的心底里。
他一輩子救死扶傷,對中醫藥的感情無比深厚。
多年來,中醫的日漸衰落,老爺子目睹這一切,心中滿是痛惜。
他雖有心,但個人能力終究有限,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束手無策。
劉之野歸來,力主振興中醫藥。老爺子聞訊激動不已,仿佛重返青春,即便年過八旬,對中醫的熱愛仍如當年般熾熱。
每天,他天不亮就去了藥山。爬山涉水,無視風霜。
有時候,他還會去村里的中醫藥學校帶帶孩子們,與學校的老師們探討中醫藥方面的知識,樂此不疲。
也許正是有這么一位萬家生佛的老人在,劉氏一族才能如此興旺發達吧。
在這個時代,人們仍存迷信之心。隨著劉家莊的繁榮,迷信之風愈發盛行。人們深信是祖宗的庇佑、風水的優越以及村里良好的風氣共同鑄就了這片土地的興旺。
老爺子曾經作為族長,他行善積德,以身作則,贏得了族人的深深尊敬與無盡愛戴。
逢年過節,前來探望他老人家的人,那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大伯望著滿臉笑容的老爺子,直接提議:“爹,孩子們都在這兒,您給他們幾句鼓勵的話吧。”
老爺子微微頷首,這早已成為他們家的新年傳統。每逢歲首,長輩們總會鞭策鼓勵小輩們,寄予厚望。
他目光首先聚焦在面前的大孫子劉之野身上,那是他心中的驕傲,無需多言。他簡潔而堅定地道:“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然后,他又對小孫子劉之泰道:“和善心正,語言必謹,舉動必端,處事必公,為官必廉,事君必忠,費用必儉,睦人必善,鄉里必和。”
對小孫女劉之若道:“尊師而重道,愛眾而親仁。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最終,他又轉向大伯和父親等人:“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富若不教子,錢谷必消亡;貴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
大伯率領全家人起立,恭敬地齊聲說道:“我等謹記父親(爺爺)的教誨!”
團圓飯后,一家人歡聲笑語地涌向村里的體育場,那里正上演著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活動。
劉之野凝視著眼前的歡聲笑語,心中五味雜陳。這般的熱鬧景象,恐怕要等到十年后才能再次見到了。
————
南鑼鼓巷95號院。
棒梗身著嶄新的棉衣棉褲,手持一掛鮮艷的小紅鞭,在易援朝面前得意洋洋地晃了晃,直接了當地說:“援朝,幫我搞定寒假作業,這掛小鞭炮就是你的了,成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