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張氏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簡潔地回應道:“如此甚好,那就勞煩二位費心了。”
于是,賈家去廠里接班一事,就在三人的商議中定了下來。
………………
隔天。
閆埠貴,作為賈家的代表,踏上了前往秦淮茹娘家秦家莊的征途。
路途顛簸,路面坑洼不平,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設置的障礙,讓閆埠貴乘坐的馬車一路顛簸,苦不堪言。他忍不住抱怨道:“哎呦喂!這路真是難走,顛得我骨頭架子都快散了,怎么就沒人來修修呢?”
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閆埠貴終于抵達了秦家莊的村頭。他急忙停下馬車,仔細檢查起自己的座駕來,生怕有什么損傷。
“虧了,虧了……”看著自行車上的劃痕和泥土,他就心疼不已,暗自嘀咕著這趟差事的不易。
此刻,村道上,一位老農的身影緩緩步入眼簾。他肩扛一柄磨得發亮的鋤頭,步伐穩健而有力,頭上緊緊裹著一條潔白的毛巾,仿佛能抵御夏日所有的酷熱與風塵。
閆埠貴迅速上前,與那位老農親切地寒暄:“大哥,您好!”
他隨即切入正題:“我想向您打聽個路。”
老農上下打量了閆埠貴一番——上身是簡潔的藍色短袖襯衣,下身搭配著樸素的灰色中山褲,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腳踏一輛自行車,心中暗自揣測,這位莫非是哪位下鄉考察的干部?
想到這里,老農的笑容更加溫暖了幾分,他誠懇地說:“您好,同志,有啥事您盡管問!”
“那個,你們村秦滿囤,秦滿銀這兄弟倆的宅子怎么走?”
老農聞言,心中不免生疑,閆埠貴此行非為尋村干部,而是那什么都不是的秦滿囤、秦滿銀兄弟倆。盡管滿心不解,他仍不失熱情,爽快應道:“哦,那倆兄弟住的地兒確實有些偏,我給您帶路吧!”
閆埠貴臉上洋溢著笑意,爽朗地說:“哎呦,那真是太謝謝您了了!”
他隨即從口袋里掏出一包煙,熱情地遞向對方,“來來來,大哥,抽根好煙解解乏!”
對方接過煙,定睛一看,不禁贊嘆道:“喲,這可是大前門,好煙啊!哈哈,今兒個我可得沾沾您的光了!”言罷,兩人相視一笑,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
一路上,老農還想旁敲側擊的詢問閆埠貴此行的目地。但是,都被閆埠貴給搪塞過去了。
畢竟,秦淮茹的事估摸著其家人尚不清楚,閆埠貴就不想再節外生枝。
“同志,這便是滿囤兄弟倆的居所,兩家緊挨著,左鄰右舍,一目了然。左側那戶,便是滿囤的家,而右側相鄰的,則是滿銀的宅邸。”
這老農熱絡地替閆埠貴叩響了門扉,高聲詢問:“滿囤兄弟,擱家嗎?”
不多時,門扉吱呀一聲開啟,映入眼簾的是秦淮茹的母親,秦張氏,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但閆埠貴一眼便認出了這位多年前來過四合院的秦家人。
“呦!您是閆老師吧?”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