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傳統的中秋節也在每一個不同的年代被填充了不同的內容,賦予了不同的色彩。
今年的中秋就與往年有些不一樣了,顯得比較冷清。
中秋節這天,老閆家里備了月餅,放在飯桌上,然后晚飯前,閆埠貴就率全家老小,在xx像前唱《東方紅》,誦《老三篇》……
老閆家里的月餅是自己做的,今年中秋節,市場上比較冷清,大部分地區以經停止出售月餅,以及“兔兒爺”等傳統……
人們也就買不到月餅吃了,后來很多人就自己做月餅,有的還做糖餅代替月餅吃。
閆招娣輕咬了一口母親親手制作的月餅,眉頭微皺,嘴里不禁嘀咕:“媽,這月餅味道怎么怪怪的,感覺里面空蕩蕩的,沒啥餡兒……”
閆埠貴聞言,眼神一凜,瞥了她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嚴厲:“不愛吃就放下,這才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就開始挑三揀四了。想當年咱們家窮得叮當響,這樣的月餅都是奢望,那時候也沒見你有半句怨言,吃得比誰都香……”
“哈哈哈……”一旁的三位無良哥哥們,見狀一起笑了起來。
閆解放看了一眼在坐的家人們說:“那會兒咱們家是真窮,記得有一年,奧對,就是十年前。”
“那年過十五,咱爸學校里給發了一斤月餅,咱爸心里美啊,一斤能有四個月餅,對半分的話,咱們一家人都能吃上一口。”
“怎知道,咱爸剛出校門就見到了他班里的一名一年級新生,躲在一個角落里哭泣……”
當時,閆埠貴徑直走向林立同,關切地詢問:“林立同,為何在此哭泣?”
“是不是受了委屈?別怕,告訴老師,老師會為你撐腰。”
林立同淚眼婆娑,哽咽著回答:“閆老師,今天是團圓節,可我許久未見爹娘了……”
閆埠貴心頭一緊,連忙追問:“那你爹娘去了哪里?”
林立同抽泣著說:“他們參軍打仗去了,我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他們了……”
閆埠貴聞言,心中已大致明了,這孩子的父母或許已……他強忍悲痛,繼續問道:“這些年,你是跟誰一起生活的?”
林立同道:“我跟著奶奶,她每天都來接我,可是我等到現在,她也沒來接我,閆老師,奶奶是不是也不要我了?”
閆埠貴心頭一緊,涌起一股不祥之感,他溫柔地拍了拍林立同的肩膀,安慰道:“別胡思亂想,奶奶那么愛你,怎會拋棄你?或許只是有什么急事絆住了腳。來,閆老師陪你回家。”
林立同聽后,淚水瞬間被笑容取代,感激地說:“謝謝您,閆老師!”
抵達林立同家門前,閆埠貴一眼瞥見門上懸掛的烈屬標志,心中頓時有了答案。
踏入林家門檻,映入眼簾的是家徒四壁的凄涼景象。
病榻之上,孩子的奶奶氣息奄奄,卻仍強撐病體,欲起身迎接閆埠貴的到來。閆埠貴見狀,連忙溫言相勸,讓老人安心靜養。
一番交談后,得知林立同的父母,在抗m援朝的烽火歲月中英勇犧牲,為國捐軀。
然而,奶奶心疼孫子年幼,不忍其過早承受喪親之痛,便編織了一個溫柔的謊言,告訴他待他長大成人,父母自會歸來。
閆埠貴的神色凝重,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你們家的境遇,政府方面難道就沒有……”
孩子奶奶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聲音略顯哽咽:“政府是管的,每年都會發放撫恤金,逢年過節還有領導親自來慰問。只是我這身體日漸衰弱,醫藥費、藥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唉,世間萬般皆苦,家家皆有難言之隱。”閆埠貴,一位平凡的小學教師,自詡拉扯四個孩子已是不易,殊不知,世間辛酸遠超他所想。
面對這紛繁復雜的世事,他深感無力,唯有在離別之際,將學校新發的那沉甸甸的一斤月餅贈予了這對祖孫,以表自己微薄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