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就序后,他攤開地圖與指導員商量起第二天的行軍方案………
按照團司令部1970年年度訓練計劃,冬季野營拉練以xxx“備戰、備荒、為人民”和“這樣訓練好”的指示精神為指導,著力磨練指戰員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意志,“練好鐵腳板,踩死dfx”,按實戰要求,保證部隊隨時能拉得出、打得響。
為此,從訓練強度和難度上說,都大大超過往年。
經商量,宋世發與李勝利決定明天的行軍距離保持不變,但途中增加防空、突擊強攻科目和晚間行軍訓練。
會“走”、會“吃”、會“睡”,是野營拉練的基本要求。
然而,一星期下來,新兵與老兵的差距明顯拉開了。
有些新戰士背包打得松松垮垮,武器裝備背得也不夠利索,以至于有的戰士行軍在半道上就散了架,這是連長最惱火的事。
宋世發常說,平時要當作戰時練。平時松松垮垮,戰時就會吃敗仗。他讓李勝利跟著他,挨個查看各排班的安排情況。
其實宋世發知道,他想看看那個戰士是怎樣打的背包,準備好好剋他一頓。
打背包是當兵的基本功。一個背包三橫壓著二豎,中間橫插一雙解放鞋,干干凈凈結結實實。
平時老兵班長經常會組織班里的戰士練習,李勝利記得他當初曾在黑燈瞎火下,用40秒時間完成了打一個背包,當然這個成績還不算最快的。
但是,有的新戰士遇到緊急情況就會手忙腳亂,背包打成像散了架的粽子,半路上出洋相是必然的事。
當然此時,連長宋世發更想了解大家休息的地方安排得怎樣。
村里一下子來那么多兵,忙壞了大隊干部。
聽說他們在接到任務后,在全村進行了大動員,要求社員們以實際行動支援人民解放軍,把最好的房子騰出來供部隊使用。
所以,李勝利他們每到一處,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受到老鄉們的熱烈歡迎。
當然戰士們也不會閑著,放下背包就拿起掃把,把院子內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
李勝利他們來到三排時,只看到房間內用稻草鋪成的地鋪上,一個個背包和牙具茶缸已經擺放得有條不紊。
看到此情景,連長宋世發連連點頭表示滿意。
每到宿營地,最忙的要算炊事班,他們都還來不及收拾自己的住處,就忙于埋鍋、切菜、做飯了。
好在他們連的司務長很會動腦筋,自己動手改裝的一臺電動鼓風機,關鍵時刻派上了大用場,沒多久滿滿一鍋水就燒開了。
晚餐當然很簡單,每班一盆大白菜炒肉,大家蹲在一起扒著米飯,盡管這樣大家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不求吃好但求吃飽,保證人體的基本需求,這是野營拉練的一項重要內容。
有時,有的戰士或累或嫌菜不配胃口而飯量大減,有的甚至躲著不肯吃飯,這時指導員就會挨個檢查督促,直到看著大家把飯全部咽下為止。
夜間行軍和緊急集合訓練是野營拉練的必備科目。
有時,人剛迷迷糊糊入睡,瞬時哨聲大作,部隊緊急集合了。
戰士們在各班班長的催促下,大家快速地穿衣、打背包、背裝備,前前后后一二分鐘時間就集合完畢了。
有的戰士還沒有完全清醒就跟著隊伍跑,一路上跌跌撞撞,到了第二天還不知道晚上跟著大家已經跑了一大圈,而這樣的笑話是常有的事。
有一天晚上,天下著雨夾雪,大家穿著雨衣背著裝備在泥濘不堪的田埂路上行走。
由于天黑路滑,幾十公里下來,全連干部戰士個個摔得像泥猴一樣,腳上磨出了三四個血泡…不過,這樣魔鬼式的高強度訓練,卻使大家學會了邊行軍邊睡覺的本事。
部隊每到一個地方,老鄉們會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的戰士。
然而,有些新兵卻像小孩子那樣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