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向讓你檫桌子沒有檫干凈,還有把他老人家交代過的事情忘記做了。
還有不知道從哪里搞來的一些來路不明的東西他懷疑是你偷來的,非要你說清楚不可。
歸納起來就是兩條,一條是看你不順眼,再一條是讓你長記性。
所以林雨兄妹從小的時候非常喜歡去學校,倒不是喜歡學習,而是她上的那所學校是軍隊子弟學校,實行住宿制管理。
在學校林雨除了學習成績差和見不到“兇神惡煞般”的父親外。其他的事情她覺得非常好。
林雨記得她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基本上都是兩地分居,母親在京城帶著三個孩子住在姥姥姥爺家。
那會兒,她父親則在津港的部隊里,只有到星期六的時候放假回家一天。
如果父親周日也下部隊,她們也見不到他,就是哥哥搞點簡單的飯給她和姐姐吃,林雨記得最常吃的飯就是饅頭就古巴白砂糖。
還經常吃不飽。有時候父親也帶她們下飯館吃點好的,但記憶中的我從來就不敢撒花放開吃。
父親讓你吃,你才敢吃,而且不敢隨便夾菜。害怕父親說自己不懂事。
一般的時候,都是趁父親不注意的時候,才敢夾塊肉吃。
好像這就是她們家的家規。大人沒動筷子,小孩不許動筷子,吃飯的時候雖說沒有定量,但兄弟姐妹要互相關照;大人說話小孩不能插嘴;甚至不準向父母提出任何包括不合理的要求。
就這一條,林雨執行到大,唯父母之命適從,即便是一些合情合理的事情她都沒有敢跟父母親說過,自己再委屈,也都忍了。
林雨覺得,她們軍人的家庭和過去“軍f”的家庭倒有一些相近的地方,就是樹立絕對權威,要求絕對服從,不許講理,也沒理可講,若有不服規矩者,棍棒伺候,軍法從事。
小時候只要父親叫你到他的屋去,絕沒好事,重則挨打,輕則訓斥,他那個屋對于她來說,像“軍事法庭”都不為過。
林雨的父親從小生在南湖大山里的苦家庭,8歲給地主放牛,十歲就去錫礦山跟大人背礦石,15歲參加紅軍后給xxx當警衛員。
后來在槍林彈雨中帶兵打仗。自然形成了他的脾氣和做事風格。
他一直在部隊帶兵打仗,他知道如果他帶的兵不能吃苦,或者不服從命令,缺少能力,那么遇到關鍵的時候,必然會打敗仗,部隊就完不成任務。
部隊流傳一句俗語:“慈不掌兵!”客觀的講,盡管人民軍隊實行的是官兵一致的三大作風,但在戰爭年代的軍f作風在軍隊里還是存在的。
從小聽她的母親講,父親在戰爭年代,他的下屬都怕他動粗。那個時候,官大一級壓死人,而且槍是隨身帶著的。
林雨的母親生養了她們兄妹六人,她也是紅軍時期入伍的老軍人。
也是無奈父親的這種天生的脾氣秉性和軍f作風,也知道他這輩子的脾氣秉性是改不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