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時間已悄然滑至1971年的深冬,歲末的鐘聲似乎已隱約可聞。
今年立冬不到一個星期,寒意就迫不及待地來臨了。
北風像刀子似的猛刮,整天刮個不停。嚴冬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在京城就更冷了。
人們開始數九,到了四九地都凍裂了縫兒,夜晚,幾顆像是沾滿了霜花的星星,周身閃著寒光,寒風像一把鋒利的劍,在夜空中飛舞,抽打著枯葉,發出尖厲的叫聲。
四九”常逢春節前后,也是全年最冷的季節,人都縮手縮腳的,嘴里哈著熱氣,一溜小跑著,就是一個字—冷。
這時候能冷到手一摸門拉手粘上了,再拽下了的時候掉了一層皮;洋鎬猛力刨下去就是一個白點兒。
早晨起床最憷頭的就是穿衣裳,冰涼梆硬的衣裳往身上穿真是痛苦,家長給孩子穿衣裳都得在烘籠上烤烤才能穿上。
玻璃上凍得白花花一片,根本看不見院子里什么樣,孩子用手指頭在玻璃上融化出各種文字和圖案來玩兒。
這年月可冷啦,京城這兒最冷的時候能有零下三十多度。
讓劉之野覺得今年的冬天那可是齁冷啊。
這冷勁兒厲害到什么程度呢?早上起來水甕里的水都給凍上了,大家得拿菜刀去扎。
室內就是天然的冰箱,過冬屯的蘿卜白菜隨手往窗戶根一放,一整個冬天都不會壞,大年三十還能用它們包白菜餡的餃子。
小寒節氣腌的咸菜,就放在廚房的臺面上也不會長白毛,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太冷咸菜壇子凍成冰疙瘩了,那吃的時候就得用開水燙一下讓其化開。
因為溫度太低,想吃口熱乎氣的飯就需要趕時間,一般需要家人都圍坐在桌前了,才能讓燉菜上桌,不然一旦等一下人或者墨跡幾下,那飯菜就涼透了。
吃完飯后,洗碗在冬天也是一個頭疼事,家里有條件的會燒一鍋開水,用它們跟涼水兌一下,不舍得蜂窩煤的家庭,若是用涼水洗碗的話,幾乎人人手上都會起凍瘡,并且會留下關節類疾病。
這年月里京城周邊的山村,天倒是藍得很透亮,可就是冬天冷得不行,而且最缺的就是吃的跟燒的柴,山上的草都被摟光了。
下大雪啦,雪能從草房子的縫兒里鉆進去,老人管這叫賊雪,外邊雪下得老大,屋里也跟著下雪。以前那門縫可大了,等天亮一看,滿屋子都是雪。
不過比起其他地方來說,劉家莊地區的居民可就好受多了。
得益于近十年蓬勃發展的沼氣發電項目,不僅圓滿解決了本地工業與居民用電的迫切需求,更將電力盈余輸送至周邊區域,惠及更廣泛的地域。
此外,沼氣發電的興起還悄然改變了劉家莊的生活方式。
家家戶戶因此接入了供暖系統,即便是寒風凜冽的冬日,屋內也洋溢著春天般的溫暖,讓村民們過上了更加舒適愜意的日子。
這一日,劉之野歷經各地部隊巡視,頂著漫天風雪,風塵仆仆地邁進了師部辦公室的大門。
他進門后,迅速脫下厚重的大衣,動作利落,顯然這室內的溫暖與室外的嚴寒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不禁感嘆,一墻之隔,竟是兩季之別。
崔建國麻利地為劉之野泡上了一杯熱騰騰的“西山茶”,茶香四溢,瞬間彌漫了整個房間。劉
之野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仿佛一股暖流瞬間滲透至四肢百骸,驅散了周身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