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結果令劉之野很意外,紛紛受邀而來的紅學家們并不認為這是曹雪芹的故居,而這個“拙筆”的筆名也無從考究。
這些紅學家的定論讓劉之野有些愁眉不展。
他內心還是覺得這應該與曹雪芹有點關聯。
過了幾天,又有一位年輕紅學專家來到這戶老農家。
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古舊箱子,他說,自己一直很喜歡紅學,聽聞這里可能是曹雪芹的故居,所以來看看。
他把手里的箱子拿給劉之野看,箱子的右上角寫著“題芹溪居士”,而落款的地方寫作“拙筆”二字。
劉之野看到這兩個字之后,內心激動萬分,這位年輕人的這個木箱子上的落款,無疑證明了舒正勛家墻壁上的字是肯定與曹雪芹有關的。
而且從字跡上看,這些文字明顯出自一人之手。
所以,這間老屋極大可能是曹雪芹的故居,而墻壁上的文字正是那個年代曹雪芹與他的好友一起留下的墨寶。
這一證明,又一次引起了文學界、考古界不小的轟動,各地的紅學家紛紛慕名而來。
最后,劉之野等人的努力協調之下,在這間老屋被有關部門修建成了“曹雪芹紀念館”。
又拯救了一處名人故居,劉之野的心情很好。這么多年來,他也有意在保護一些東西,總覺得要為后世留下些什么。
…………
大天清早地,劉之野被家中三個活潑的兒女早早喚醒。
這三個小家伙,正值學齡,渾身洋溢著無盡的活力與頑皮,假期一到,更是無拘無束,鬧騰得家里不得安寧。
“爸爸!爸爸!快醒醒,快醒醒!我們去買糖葫蘆吧,外面有人賣呢!”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充滿了對冬日小吃的渴望。
劉之野雖感無奈,卻也寵溺地笑著,從溫暖的被窩中掙扎起身,開始穿戴衣物。
今天本是他難得的休憩時光,本想多享受一會兒這份寧靜與溫暖。
“得嘞,孩子們,稍等片刻,爸爸這就帶你們去買糖葫蘆……”他的話語中滿是溫柔與遷就,一家人的歡聲笑語瞬間彌漫了整個房間。
待劉之野完成洗漱,引領著孩子們享用完早餐,一家四口便步出了自家的大院。
俗話說,風后暖,雪后寒。
京城的天氣尤為這樣。
一旦下完雪胡同里積上雪再一起風那就是白毛旋風,雪顆粒砸到臉上生疼。
出門前,劉之野就給三孩子穿棉猴裹圍脖戴棉手套捂了個嚴嚴實實。
等到了外面的街巷上,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與吆喝聲,清晰地飄入耳畔,為這父子四人的晨行添上了幾分市井的煙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