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地時,不知是鎬頭不配合,還是石頭太硬,常常一鎬下去,地冒火星,眼冒金星。
再看班長,只見他雙臂掄著鎬,一下接一下地刨在石縫間,又穩又快。
再聽他們班長說,“當個好兵和挖電纜溝一樣,不能只用猛勁。
一要穩,就是有耐心和恒心,不急不躁;二要準,就是選準發力點和突破口,看準了再刨。”
班長對葛小虎的冒失進行了嚴厲批評,但他主要還是擔心他的安全。
因為,大西北缺水,也留不住水。山里一下雨就容易引發洪水,一旦遇上,后果不堪設想。
易地再戰,他們搬到了另一個村,仍然住在老百姓家里。
班長每天帶著他們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水缸挑得滿滿當當,還幫房東家刷了房子。
房東有個準備中考的孩子,當得知葛小虎是高中畢業生之后,流露出想讓他幫忙輔導的意愿。
軍民一家親,葛小虎覺得自己責無旁貸。
但每天施工都是早出晚歸,閑暇時間極其有限,班長就把他從施工隊伍里抽出來,暫時為房東孩子輔導功課。
就這樣,在輔導功課的同時,葛小虎竟然也把學過的知識也回顧了一遍。
夏天在山里施工,除了蚊蟲叮咬、烈日曝曬外,還有雷電帶來的危險。
一天,班長正在電線桿上做整線示范,一片烏云壓了過來,接著一道閃電擊中了電線,班長瞬間失去平衡,向下跌落,幸好保險帶拉住了他。
瞬間暴雨如注,就在大家驚慌失措之時,山洪傾瀉而下,班長迅速爬下電線桿,組織大家躲進附近的土窯洞。
突然,葛小虎發現洪水裹挾著一個人和一只羊從上游沖來。葛小虎立即呼道:“快,水里有人!”
幾個戰士沖出窯洞,就要下水救人,這時班長大喊一聲:“危險,不要亂動!”隨后,他身影一閃,跳進了湍急的洪水中,瞬間不見蹤影……
葛小虎他們哭喊著跑向下游,手拉手組成一道人墻,擋住了被洪水沖下來的班長和他要救的村民。
大家瘋了一樣將他們抬到岸上,可是,盡管通過擠壓放出了他們腹腔里的水,又輪流做了人工呼吸,也沒有挽留住班長和村民的生命……班長長眠在了大山深處。
事后葛小虎才知道,班長原本準備年底復員,為了參加這次國防施工,才推遲了離隊時間。
今年年初,葛小虎成功考上了軍校,才隱隱感覺到班長當初讓他輔導房東孩子的良苦用心。
報到前,葛小虎在班長墓前站了很久,流著淚給班長卷了一支煙點燃,又敬了一個軍禮:“班長,我考上軍校了,畢業后再來看你……”
71年春,閆解曠也順利通過了征兵體檢和政審,光榮地參軍入伍,他成了當地第一個離開的京城知青,同學們都很羨慕他。
離開知青點的那天,是李小軍、高玉芳還有兩名同學趕著隊里的馬車把閆解曠送到的公社武裝部。
那天正好遇到縣里的宣傳干事來采訪,那位宣傳干事就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還特意單獨給趕馬車的李小軍拍了一張照片。
閆解曠在公社武裝部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坐車離開了,他們的合影照片閆解曠是多年后才見到,這是后話。
縣里的那位宣傳干事還真講信用,過了幾天,他們就收到了他寄來的照片,合影的那張,一共洗了五張,李小軍趕馬車的那張就洗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