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培養出幾個爭強好勝,欺凌弱小的紈绔子弟來。
相較于大姐劉淑賢對武術的狂熱喜愛,她的兩位弟弟則顯得興趣平平。
在習武之路上,他們時常表現出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恒的熱情與積極性。
劉之野也不強求他們,只得順其自然,只要他們身體好就成。
有時候,劉之野不在家。
劉文劉武這哥倆則撒了歡,美猴王一樣率領它們這幫“小猴子”們拿著兵刃般的锨、鎬、耙子、水桶,浩浩蕩蕩開進后村外的空地上,松土、平整、灑水,做準備動作,壓腿、蹲樁、舉杠鈴,走啞鈴、盤杠子、操練開來。
常言說,七歲八歲討人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懂人事,不知好歹,調皮搗蛋,凈瞎胡鬧,人嫌狗不待見,常干些荒誕不經的蠢事,給家長、老師惹事、添亂。
劉家離永定河不遠,永定河就是他們這些小子們的樂園。
夏天的午后,只要胡同里有人喊一嗓子——“去游泳嘍”,很快就跳出一群孩子。
劉文劉武這幫小家伙也不光是游泳,還撈魚蟲、捉蝦,在河邊的樹林,逮蛐蛐、捉知了、逮蜻蜓。
這逮蜻蜓有很多方法,他們找來廢舊的紗窗、鐵絲和竹竿,自己做成網去捉。
還有種辦法就是找些車胎上裁下來的膠皮,自己熬成黏乎乎的黑膠,然后抹在竿子上,出去以后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拿竿子,一個人拿兜兒。
等蜻蜓落在竿子上被黏住后,另一個人就很快捉住,放在準備好的兜兒里。
捉回來的蜻蜓有時候他們就生吃,把兩個翅膀一拔,鮮肉就露出來了,其實也不好吃,主要是很多人都不敢吃,如果有人吃了,那這個人在孩子堆里的威望馬上就高了。
但捉蜻蜓大部分還是喂貓,或者放在屋子里讓它吃蚊子。有點經濟頭腦的還去捉土鱉,那種蟲子村里藥店里收,3分錢一個,賣10個可以買100響的“瀏陽河”鞭炮。
他們還自己做風箏,老京城叫“糊屁簾”。
竹篾兒很難找的,看見誰家的門簾子是竹子做的就特興奮,總惦記著。
逮著機會就偷著抻幾根,再找紙,糊好以后幾個孩子到永定河邊放著玩,大家互相模仿,過不了多久那家的門簾子就被抻光了,免不了又被罵一頓。
劉之野深恐村中的孩童頻繁涉足河邊,釀成不幸,遂向三大爺劉元海建言,提議加強民兵們的巡邏力度,特別是針對劉家莊周遭的水域,確保一旦有險情發生,能迅速響應,施以援手,為孩子們的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另外,他還給孩子們準備了十幾條汽車內胎充當游泳圈。
下河游泳捉魚,上房掏鳥窩,就沒有他們不敢干的事。
某日,劉之野取出珍藏的手槍細細品鑒,隨后不慎遺落在書房里,忘記放回倉庫。
不料,被劉文與劉武這哥倆撞見,他們偷偷地攜槍外出,與一群孩童玩起了模擬戰爭的游戲……
事后,劉之野得知此事,驚出一身冷汗。
所幸,這并非他的公務用槍,且槍內彈夾空空如也,否則后果將不可想象。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