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葡萄,自然而然,釀酒的念頭便躍然心頭。
原本,“野山酒廠”便以本地得天獨厚的清澈水源與富饒的物資為基石,精心釀造白酒、啤酒及各式果酒。
而今,隨著那數萬畝葡萄園迎來豐收的季節,酒廠多年潛心研發的葡萄酒也終于迎來了大規模生產的輝煌時刻。
這一舉措,無疑為酒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于是,“野山酒廠”的規模如同破竹之勢,一再擴張,產品線也日益豐富多元,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葡萄深加工不僅可以釀酒、制作葡萄干等食品,葡萄釀酒后的葡萄籽還可以廢物利用。
“葡萄籽在酒莊是生產廢料,而在我們這里,卻是生產健康產品的寶貴原料。”
秋分這天上午,位于劉家莊河北工業園區的“野山酒廠”五廠(葡萄酒廠)葡萄酒生產車間還在緊張有序的工作,提取、精煉和包裝車間的生產線開啟了新一天的生產。
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葡萄籽深加工企業,葡萄酒五廠負責人劉述梁向來訪的《京城日報》記者們介紹了如何將釀酒葡萄發酵后的廢棄物“變廢為寶”,將釀酒葡萄產業的可利用資源“吃干榨凈”。
“以前,葡萄酒在釀造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渣粕廢棄物,只能用來喂養牲畜,回填土地,或者被堆積在酒廠周圍,每年葡萄酒榨季期,各個酒廠對如何處置這些廢棄物很是頭疼。
現在好了,經過我們廠實驗室的專家們研究發現,葡萄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粗脂肪、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以用來……”
《京城日報》的記著,聞言不斷地點頭,雙眼放光的拿著筆快速地記著采訪記錄。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用于釀制葡萄酒或飲料的葡萄總量約為幾十萬噸,每年產生的葡萄渣粕廢棄物大約有五萬噸,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劉述梁非常專業的邊走邊說道。
劉述梁,這位源自劉家莊本土的釀酒專業驕子,自大學畢業后,短短數載光陰,已迅速在釀酒界嶄露頭角,晉升為產業內的中堅力量,擔任著舉足輕重的中高級管理職務。
記者從他的口中了解到,“野山酒廠”釀酒研究所和各大高校團隊的合作下,規劃、設計、投資了500萬元建成了葡萄籽深加工生產線,將葡萄渣粕‘變廢為寶’,晾曬分離渣粕中的葡萄籽與葡萄皮,提取葡萄籽中的有效成分原花青素和葡萄籽油,并開發成系列產品,從而實現釀酒葡萄產業鏈完美閉合。
今年生產線正式運行以來,“野山酒廠”預估計平均每年能消化劉家莊葡萄產區五萬噸左右釀酒葡萄廢棄物,年產純度95%以上的高品質原花青素原料3000噸、葡萄籽油60噸……
其中80%的原花青素和葡萄籽油原料出口東德、東歐、倭國等國家。
其余20%用于自主開發高端功能性食品和日化用品,鎖定國內外中高端消費人群市場。
劉家莊東南地區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較大,是葡萄生長的最佳環境。
在這種自然條件下產出的葡萄籽含有更加豐富的多酚(主要是原花青素)、油脂。
產區遠離城市工業的污染,從綠色天然的自然環境中生長的葡萄籽提取的有效成分高于國內其他產區,其中葡萄籽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含量高達70%以上。
記者在五廠的大廳展示柜里看到,琳瑯滿目的葡萄籽衍生產品,有原花青素粉末、原花青素片、葡萄籽油、爽膚水、保濕乳液、面霜、精華乳液等系列化妝品、葡萄精加工飼料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