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野見狀,連忙上前詢問情況。宋醫生深吸一口氣,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劉之野作了匯報。
當得知目前血源緊張,血醬即將告罄的消息后,劉之野神色凝重,但語氣堅定地說道:“宋醫生,你先別急,我馬上想辦法解決。”
說罷,他迅速轉身,對指揮部的人員下達了命令:“立即通知各部隊,組織人員輪番前往野戰醫院獻血,務必確保傷員們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
指揮部的人員聞言,立刻行動起來,一場緊急的獻血行動在野戰醫院外悄然展開。
“首長,您真的不能再繼續抽血了!”劉主任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目光緊緊盯著眼前的劉之野,“您已經貢獻了500多毫升的血液,這已經是極限了。”
劉之野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浮現出一抹淡然的笑容,“別擔心,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這點血量對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無足輕重。你繼續抽,再抽200毫升,沒問題的。”
劉主任面露難色,猶豫地說道:“可是,您是這里的副總指揮啊。萬一您的身體因為這次抽血而垮掉,那誰來帶領我們前進呢?這個責任,我可承擔不起啊……”
劉之野的眉頭微微一皺,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聽我的命令,繼續抽!這是命令!”
劉主任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即對小護士使了個眼色,“哎,好吧。但您一定要記住,如果感到任何不適,一定要立刻告訴我……”說完,他無奈地示意小護士繼續執行抽血的任務。
等劉之野完成獻血后,在一旁稍作歇息,他那堅定的舉動仿佛一股無形的力量,激勵著周圍的軍官與士兵。
他們紛紛挺身而出,熱情洋溢地喊道:“我是o型血,多抽點沒事,我能扛得住!”
“我還年輕,同志,您盡管抽,不用擔心我……”
“要是還不夠,我這還有呢……”
這群戰士全然不顧身上的疲憊與勞累,爭先恐后地想要獻血,生怕自己落后一步。
在場的醫生與護士們目睹這一幕,眼眶不禁濕潤了。
一群群戰士迅速抵達現場,緊接著,又有一批批戰士在剛獻完血后,毫不猶豫地投身于緊張的救援任務之中。
他們在廢墟間穿梭,身影蓬頭垢面,雙手雙腿乃至裸露在外的肌膚,都布滿了觸目驚心的傷痕。
饑餓襲來時,他們只能匆匆抓起一把炒面,就著冰冷的清水胡亂吞咽,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一口熱乎的食物。
因為炊事班的戰士們,此刻也都正奮戰在搶險救援的第一線。
四處都急需人手,所有到來的救援隊伍都必須立刻投入救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民軍隊及全國各行各業近30萬人組成的救援大軍火速趕赴災區,與喬頭人民一道開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卓有成效的搶險救災行動。
劉之野前世喬頭大地震有數十萬人被埋壓在廢墟中,生命懸于一線。
這一世雖然沒有那么多,但也有大約十幾萬人因為來不及避難而被掩埋在廢墟底下。
喬頭災區人民在奮起自救同時,得到了人民子弟兵和全國人民的鼎力援助。
地震發生后,14萬救災部隊陸續進入災區,在最初的一周內他們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扒挖被埋壓群眾的戰斗中。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也派出十多萬人投入搶險救災中。
在唐山抗震救災中,創造了數個人類救災史上的奇跡。
人民軍隊指戰員們冒著頻繁的余震,不顧生命危險,在驕陽烘烤和饑渴煎熬中,用雙手、用鍬鎬等最簡陋的工具,與死神爭奪生命,從瓦礫中救出1.64萬多名群眾。
地震后需要緊急救援的傷員多達十幾萬人,四天內,兩萬名醫護人員奔赴災區,十幾天里,幾萬名重傷員就通過空中和鐵路轉送到全國各地救治,這在夏國乃至世界醫學史和運輸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人類災害史上,一次又一次地重演著大災之后疫病流行的悲劇,在人民軍隊和全國人民支援下,喬頭地區打響防疫滅病的攻堅戰,創造了“大災之后無大疫”的奇跡,也成為了喬頭地震救災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
震后不到一周,數十萬災民衣食、飲水得到解決,震后不到一個月,災區供電、供水、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初步恢復,震后第一個冬天,災民全部住進了簡易房,震后一年多,工農業生產得到全面恢復。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