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8日凌晨,喬頭的一震,夏國大地北至哈市,南至清河一線,西至吳中一線,東至渤海灣島嶼和東北國境線,人們都感到異乎尋常的搖撼。
強大的地震波,以人們感覺不到的速度和方式傳遍整個藍星。
老京城的大地在搖晃,紀念碑在顫動,天安門城樓上粗大的梁柱發出斷裂般“嘎嘎”的響聲。
夏都的老百姓們在夢中驚醒,隨著人們片刻的懵懂,便是驚慌的喊叫,“地震啦”,之后便是天體般的沖出房間。
那天,劉文劉武這小哥倆是在睡夢中被被床移醒,便和家人們一起跑出了屋外。
老劉家的十幾口人和眾多的村民聚集在空地上。
驚醒、驚慌、驚恐、不知所措,但有一點似乎是人們的共識–決不能回到屋子里去。
甘凝只說了聲:“我回去一趟……”眨眼便沒了蹤影,她是冒著余震和生命的危險,沖回了房間,為家人們取回了食物、衣物和錢,甚至先知先覺般的帶出了雨衣和雨傘,因為這是責任。
他們一家十幾口在一起只呆了不到半個小時,便有車來把甘凝接走。
甘凝跟家人們簡單囑咐了幾句,便急匆匆地去了單位,因為她要指揮單位的抗震、要安排生產,還有許多的責任……。
等余震結束后,甘凝,劉福生、劉元海這些街道辦干部們組織民兵村民們開始了自……
鄧茹心中忐忑,聲音略帶顫抖地說:“之野和之泰都不在家,我還是回趟家,給他們打個電話問問情況吧,這樣心里也能踏實點。”
劉竟齋聞言,連忙勸阻道:“你先別急著回去,萬一這時候又發生地震怎么辦?那多危險啊!”
鄧茹眉頭緊鎖,擔憂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是放心不下他們倆,心里七上八下的,總感覺不踏實。”
劉竟齋無奈地嘆了口氣,安慰她道:“你放心吧,他倆的單位那是什么地方,安全措施肯定比我們這兒到位多了,不會有事的。”
一旁的老爺子顯得格外鎮定,他這一輩子歷經風雨,見過太多的大風大浪,此刻依舊面不改色,沉穩地說道:“你千萬別自亂陣腳,咱們現在能幫上的忙有限,可別好心辦壞事,再給他們添亂了。咱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照看好這幾個小家伙,確保他們安然無恙!”
幾個小時后,劉之野分別給劉家莊辦事處和家中打去了電話。
他沉穩而堅定地說道,自己目前正在全力參與抗震救災的任務之中,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回家,希望家里人不要太過掛念,他會照顧好自己。
隨后,劉之野又特別叮囑劉家莊的各家企業,要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組織力量運輸救援物資到災區。
災區目前極度缺乏各種物資,無論是藥品、衣物、食物,還是干凈的水,都是災區人民迫切需要的。
甚至就連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鍋碗瓢盆,也都變得異常珍貴和急需。
…………
這晚,南鑼鼓巷四合院里的幾十戶人家就在附近的學校大自行車棚安頓了下來。
所謂安頓其實把涼席鋪在地上,鄰居搬出了煤氣灶和幾樣簡單的鍋碗。
開始時,在自行車棚住了一段時間后,有的人便想到萬一用余震還是危險。
傻柱便和各家一樣,從找來塑料布,在操場尋來木棍或鐵棍,搭建了一個簡易的三角型的棚子,這便是人們后來“豪華”抗震棚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