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強烈的余震發生了,碎石紛紛落下,砸在正在底下施救的六班長吳抗美的頭頂。
孫向民見此情景,既擔心又激動地沖著葛小虎說:“干脆把我壓傷的腿鋸掉吧。”
葛小虎搖搖頭一臉堅定的對他說:“你是煉鋼工人,不能沒有腿,我們要對你負責到底。”
洞里悶熱難耐,四周布滿水泥板牙子和鋼筋茬子,轉不得身,抬不起頭。
大家都清楚,在這樣的環境下,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
但葛小虎沒有畏懼,堅持一錘一錘地砸,一點一點地摳。
鋼筋在他身上劃出了一道道口子,釘子扎穿了他的右腳板,他全然不顧。
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經過9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把孫向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后來統計,在火車站的搶險中,有線連共從廢墟中救出78名群眾。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在這場空前殘酷的生死搏斗中,由于廣大軍民的共同奮斗,持續了一周后,終于在廢墟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葛小虎他們連在清理長途汽車站后,又轉戰喬頭煙草庫等地區。
煙草庫里郁金香、墨菊、前門、恒大、玉蘭、大境門等香煙比比皆是,但戰士們不為所動、秋毫無犯,毫無保留地進行了上繳。
易援朝他們連駐地在喬頭勞保服裝廠,該廠負責供給開灤煤礦等十幾個大廠的勞保服裝。
地震后,廠房倒塌,機器損壞或被埋。
為了解決災區群眾穿衣問題,他們連官兵憑著幾把大錘、幾根鋼釬,扒開縱橫交錯的鋼架、水泥梁,把機器、布匹一件件清理出來。
炎炎盛夏,烈日暴曬,塵土嗆人,戰士們連日苦戰,有的體力不支,暈倒在現場。
那些天,易援朝他們連就從廢墟中扒出一百多臺機器、17萬匹布料。
幾天后,工廠恢復生產,馬達轟鳴,機輪飛轉。
震后的第一批勞保服終于生產出來,解了受災群眾的燃眉之急。
易援朝他們在扒挖坍塌的冷庫中,發現成堆的豬肉散發著誘人的味道,但戰士們不畏所懼,進行了徹底地清理。
這些肉戰士們沒有拿一塊,全部上交給組織,分配給了最需要的災區傷員們補充營養。
7月30日下午,一次突如其來的強烈余震,讓剛剛趨于平靜的城市,又搖晃和震動起來……
很多年輕的士兵,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死神,一直就在身邊……
當所有人驚魂未定時,傳來了一個人斷斷續續的呼救聲。
副連長易援朝冒著余震,鉆進呼救聲傳來的洞口深處!“呼救聲是從殘墻的裂縫里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