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老劉家四合院的風光是一天比一天動人。
家里處處點綴著一叢叢花草,部分是草本的,也有盆栽或地種的。
中秋時節正是百花盛開的時候,老媽鄧茹院子里種的秋葵、繡球、美人蕉開的正旺。
閨女劉淑賢看到此情此景就開始了寫生,她打小練就的油畫水平還不錯。
著著畫版上栩栩如生的鮮花,愛畫的她奶奶鄧茹就笑出了聲。
這時節最讓劉文劉武這些孩子們興奮的就是打棗、摘葡萄。
劉家老宅院外有三棵參天的棗樹,這幾棵棗樹有些年頭了。
時到中秋棗兒成熟了,大伯母召集左鄰右舍的孩子來吃棗。
大人爬樹上用長桿搶起打棗子,滿樹棗子唏里嘩啦往下掉,地上的孩子冒著挨砸撿棗,“唉唷,咋那么疼啊!原來是被洋棘子蜇著了”,那孩子忍著疼依然撿棗。
最后大家伙撿了一炕的棗,又分配了每個人的份額,一家的棗大家都吃了。
…………
一到八月初十,您看吧,京城里的各條街道上就熱鬧起來了。
今年變化最大,多年不見的月餅攤、水果攤,賣“月光馬兒”的攤、賣兔兒爺的攤、賣帶枝的毛豆的攤、賣雞冠花等花卉的攤,一個挨著一個出來了。
就連餑餑鋪也在自家門面的前邊擺起了攤子,人們紛紛選購。
就算是頂窮的人家也會買兩塊自來紅或者自來白,在節日的當天晚上切成幾小牙兒,全家分而食之。
過八月節嘛!也有買酥皮點心應節的,即使大人不吃也要給孩子吃。
中秋節的前一天,大伯母跟老媽鄧茹這妯娌家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她們要在中秋節這天在院子里擺供桌上供。
因為家里有十年沒有舉行過這種傳統的中秋儀式了。
今年劉家又恢復了老傳統,所以這二老的勁頭十足。
這供桌上擺放了各色水果,紅瓤西瓜,深紫色的葡萄,新鮮上市大的蘋果,一肚皮籽兒的大石榴。
中秋節期間,劉家莊正值秋果上市,水果特別豐富。
像什么雅爾梨、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劉家莊的果園里是應有盡有。
除了水果,桌子兩邊擺上用大盤子裝的月餅。
大伯母還做了大蒸餅,圓圓的,里面是香油分層,一層層中間夾的是各色干果,撒上青絲紅絲金糕條,好看極了。
當然,說起中秋老京城人傳統的中秋節,最離不開的一樣老物件兒那就是“兔兒爺”。
早年間,這可是件一等一的好玩物。
每當七月十五一過,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擺攤賣“兔兒爺”的了。
高矮胖瘦,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扮相妝容各不相同。
有人就問,為什么京城過中秋要買“兔兒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