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夏軍最終贏得了這場戰斗的全面勝利,但過程卻遠非一帆風順。
由于敵軍事先設下的埋伏,夏軍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許多英勇的戰士倒在了戰場上。
這場戰斗的勝利雖然完美,卻也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劉之野心中憋著一股氣,他暗自發誓,一定要找機會將這次戰斗中的損失悉數討回,為犧牲的同志們報仇雪恨。
直到春意漸濃的三月份,夏軍終于吹響了攻打涼山的號角,這一戰役對于交戰雙方而言,都顯得尤為關鍵,不容有失。
涼山,這座屹立于“白眼狼”首府內河之前的天然屏障,此刻正承載著白眼狼人所有的希望與恐懼。
一旦涼山失守,內河將如同不設防的城池,暴露在夏軍的鐵蹄之下,“白眼狼”也將淪陷。
正因如此,涼山之上,“白眼狼”士兵兩萬有余。
這伙敵軍裝備精良,槍支彈藥與各類物資堆積如山,誓要與夏軍在這片土地上決一死戰。
而夏軍方面,大部隊在劉之野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涼山外。
劉之野深知,涼山一戰,不僅關乎兩軍的勝敗,更關乎著未來的局勢走向。
他也明白眼前的涼山,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但唯有跨越這道難關,方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前面夏軍因為平高一戰已經有所損失了,再加上長時間的步行,等來到涼山時,夏軍已經處于疲憊狀態。
然而,眼下的嚴峻形勢根本不容許夏軍有片刻的喘息,去休整幾日、重振旗鼓,白眼狼的軍隊更是絕不會拱手相讓這個寶貴的機會。
“那么,這一場戰役究竟要如何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呢?”
劉之野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但很快,他的目光便落在了隊伍中那些威力巨大的大炮之上。
一個巧妙的作戰計劃也隨之在劉之野的腦海中逐漸成形。
那便是調動全部的火炮力量,毫不留情地直擊涼山腹地。
這個策略盡管簡單粗暴,卻無疑是當前最為奏效的手段。
在劉之野的果斷指揮與明確命令之下,所有的重型火力裝備迅速調整方向,齊刷刷地對準了諒山這個目標。
3月1日的清晨,隨著劉之野一聲鏗鏘有力的命令,整整300門火炮仿佛同時蘇醒,怒吼著向涼山傾瀉出無盡的怒火。
剎那間,密密麻麻的炮彈如同雨點般劃破天際,狠狠地砸向涼山大地,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與毀滅性的威力。
每當一輪轟炸過后,劉之野便會迅速拿起望遠鏡,目光如炬地望向涼山方向,仔細搜尋著每一寸土地。
他要看看在那片硝煙彌漫之中,是否還能見到房屋的輪廓。
只要有一絲痕跡,那就意味著轟炸還需繼續,直到將涼山徹底夷為平地。
這次的轟炸在劉之野的觀察和指揮中,持續了半個小時之久,讓敵軍士兵根本就沒有時間反應,只得被迫接受大炮的攻擊。
待劉之野通過望遠鏡確認那些建筑物已不在視線范圍內后,他果斷地命令停止炮轟,轉而指示夏軍開始攻城。
此時,城內的敵軍早已被猛烈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士氣全無,他們無奈地放下武器,選擇向夏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