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戰場撤軍,可不像神劇中那樣,部隊就像趕街一般毫無技術地趕赴集結地。
在撤軍過程中,行軍路線周邊的制高點、橋梁等戰略要地,都需要事先派兵控制,每個連排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因此,“白眼狼”海興獨立183團雖然進駐那隆地區北部,但未切斷夏軍121師的北撤路線。
22日上午7時許,位于平高北郊扣屯地區的夏軍121師炮兵團和362團一部對南面的第軍312師186炮兵團實施了一次猛烈的反擊后,暫時穩住了南側。
晚上10點左右。
夏軍121師361團2營擔任主攻營,配屬團直屬2個82無后坐力炮兵排、1個師直屬偵察排、1個重機槍連和1個炮兵偵察分隊,趁著夜色,迅速從扣屯地區北上那隆橋一帶。
362團第一營輕裝上陣,他們翻山越嶺,悄無聲息地滲透至里魁地區,抵達了納溧一帶的關鍵位置。
劉之野參謀長運籌帷幄,他下令讓前來增援的150師449團,在播容地區布下警戒網,確保萬無一失。
此刻,41軍麾下的一個團與三個營,如同天羅地網,悄然將盤踞在那隆北部的越軍183團團團圍住,形成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已是22日的深夜,大約11點左右,留守在扣屯地區的150師指揮部梯隊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他們在陣地南面精心布置,埋設了地雷,挖掘了反坦克壕溝等重重障礙。
一切準備就緒后,他們迅速撤離扣屯陣地,猶如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向那隆北部集結,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決戰。
9日早上6點左右,361團2營6連率先與那隆橋北側發現3處敵軍陣地,隨即引導炮兵團進行覆蓋射擊。
頃刻間,數百發炮彈砸在敵軍陣地上,2營趁勢出擊,于上午10點左右全面控制那隆橋北側的小型山脈。
緊接著,炮兵團迅速搶占那隆橋北側小型山脈各高地,對周邊敵軍形成居高臨下之勢。
敵軍312師各部企圖沿著公路尾隨夏軍121師,其輜重部隊被夏軍121師重炮部隊阻擋在扣屯地區,只能讓步兵輕裝前進。
此時,夏軍121師所有人馬都跨過那隆橋。
并炸毀了橋梁,敵軍312師被水口河阻擋,很難威脅到121師的安全。
緊接著,夏軍121師以6倍于敵軍的兵力,收縮那隆北部的包圍圈。
敵軍183團迅速化整為零,以班組為單位,有的鉆進天然洞穴中負隅頑抗,有的爬到大樹上進行自殺式防御,有的在密林中迷路,已經潰不成軍。
夏軍121師各部居高臨下,采取重機槍掃射開路、步兵跟進的方式進行地毯式搜索。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敵軍小股部隊。
或者說,那隆北部山區的敵軍士兵人數,比山里的野獸還多。
夏軍121師及配屬部隊完全是在進行狩獵,而不是在打仗,只是狩獵對象比猛虎還要兇猛一些。
10日正午時分,陽光熾烈。
敵軍183團指揮部的一百余人在毫無防備之下,被361團2營5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殲滅。
戰斗結束后,戰士們從戰場上清理出了一批戰利品,包括電臺、精密的作戰地圖等重要物品。
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敵軍183團瞬間陷入了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他們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在戰場上四處亂竄,企圖尋找出路。
然而,夏軍121師的戰士們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
只要敵軍在包圍圈中稍露蹤跡,便會立即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火力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