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些敵軍狡猾地躲在暗處,企圖躲避夏軍的搜索,但這也只是徒勞。
夏軍戰士們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頑強的戰斗意志,順著敵軍的足跡進行地毯式搜索。
那些躲在洞穴、石縫中的敵軍,最終也難逃厄運。
不是被熊熊烈火吞噬,就是被猛烈的爆炸撕成碎片,連還手之力都未曾有過。
一些受傷的敵軍由于在密林中迷路,得不到同伴的救治,最終只能落得個曝尸荒野的下場。
反倒是繳械投降的敵軍,卻得到了夏軍的優待,一路吃好喝好,沒有生命危險。
下午2點左右,夏軍121師各部控制了那隆北部所有高地。
后衛部隊順利北上與150師449團匯合,執行清剿殘敵的各部開始向北搜索前進。
依據“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的嚴格戰果統計標準。
夏軍121師在對敵軍183團實施圍剿的激烈戰斗中,最終確認的擊斃敵軍人數僅為五百余人,俘獲的敵軍則僅有百余人。
然而,根據敵軍戰后所披露的詳盡數據顯示,敵183團的實際傷亡人數遠遠超過了一千多人,已然是元氣大傷,再無力繼續戰斗。
敵軍312師企圖追擊夏軍的121師,然而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他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損失了一部分人馬。
特別是敵183團,盡管他們占據了有利的地形,卻依然遭到了夏軍121師的沉重打擊,損失慘重。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敵183團不敢再與夏軍121師進行正面的硬碰硬交鋒,只能采取迂回戰術。
他們一路派出小股部隊,不斷對夏軍121師的后衛部隊進行襲擾。
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拖延夏軍的行進速度,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喘息之機。
此前的,“白眼狼”對外宣稱:夏國軍隊在ls市損失慘重,沒有攻入ls市區。
結果,號稱“白眼狼”陸軍第一師的338師敗走涼山城。
此后,號稱“白眼狼”陸軍第二精銳師的312師,在平高、那隆地區不僅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反而被夏軍121師重創其配屬的步兵團。
“白眼狼”的兩個精銳師的表現不佳,戰前一直引以為豪的“山地之王”稱號,就這樣被夏軍無情地摘掉了。
或許是這個原因,敵軍被痛擊后,等夏軍前腳剛踏入國門,敵軍后腳就進入邊境地區,繼續對夏國實施武裝挑釁。
此后,敵軍想占據發拉山、m山、扣林山、黃帝山、都陰山、l山等8處邊境騎線高地,不斷襲擾夏國邊境地區。
夏軍怎么可能容忍敵人。
敵人占領險要大肆修筑工事,夏軍這個專業的“拆遷隊”就暴力進行拆遷。
結果,夏軍先后收復了法拉山、扣林山、都陰山、l山等騎線高地。
夏軍的戰斗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敵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差。
接下來的十年間,雙方在這些山脈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戰斗反復無常,持續時間之久,實為罕見。
這場被稱為兩山輪戰的沖突,雖然規模不及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但其慘烈的戰斗程度和傷亡數字卻同樣驚人。
從今往后,在這漫長的10年中,l山和都陰山,這兩座地勢險要的山地,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
與東線一樣,西線戰場也到了最后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