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殿后任務的警衛二師師長孟魯豫,收到上級下達的命令后,立刻命令4警衛二師各部隊,即刻準備好撤退前所需的工作,凱旋回國。
警衛二師算是夏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下轄警衛四團、五團、六團、重炮團、裝甲團、防空營、后勤保障團、特種大隊等多個作戰集群單位,坦克、重炮等武器也是應有盡有,并且都是加強單位,總兵力在2萬人左右。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被暴揍了一頓的敵軍居然還不服氣,妄圖在我軍撤退的時候將面子找回來,盡顯其小人作態。
而警衛二師凱旋回國的路程,表面上看只有30多公里,對于行軍能力世界頂尖的夏軍來說不值一提。
但實際上這段路程可謂是危險重重,必須要多加小心。
首先便是道路狀況的問題,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的激烈程度,與火力密集程度不用多說。
為了徹底挫敗敵軍野心,夏軍坦克、火炮齊上陣,用重火力壓制敵軍。
對于這些有敵軍駐守的交通要道,夏軍幾乎都是用炮彈犁了一遍。
再加上撤軍期間,突然連續好幾天都是降雨天氣,本就破破爛爛的道路,立刻變得泥濘不堪。
況且敵方境內的基建本就糟糕,且地勢復雜,叢林彌霧,這段道路有多么險惡可見一斑。
火炮、輜重車輛等大型裝備的行進,對于路況的要求都相當的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不可能全速前進。
因此在保守估計的前提下,警衛二師每天后撤五公里都算是不錯的速度了。
也正是因此,才讓本就惱羞成怒的敵軍,萌生了趁此機會偷襲警衛二師的想法。
作為夏軍前線的參謀長,劉之野心里十分清楚,在當前的局勢之下,防范敵方的偷襲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他果斷下令全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采取階梯式與分段式的撤退策略,以確保隊伍的安全撤離。
警衛二師迅速響應,分出精銳力量,在撤退路線的關鍵節點和高地上布下了嚴密的防線。
他們首先掩護著輜重部隊和火炮部隊有序撤退,待這些重型裝備和火力支援安全通過后,再逐步撤下防線,迅速收攏隊伍,與主力大部隊會合。
整個撤退過程井然有序,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
在警衛二師巧妙應對下,一直猥瑣在身后的敵軍遲遲不敢下手。
就這樣過了三天,這日清晨,始終找不到下手機會的敵軍,終于忍不住了,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對警衛二師展開偷襲。
與其說是偷襲,但實際上這種已經失去了理智、大局觀,喪失了戰略要地的對手,在警衛二師面前也不過是送戰績罷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早已做好了準備的張孟魯豫立刻下令,先對其進行一輪重炮火力覆蓋。
在警衛二師殿后部隊的掩護下,炮團始終與敵軍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攻擊起來自然也是不用顧忌什么,直接將摸上來的敵軍炸了個哭爹喊娘。
此次偷襲,敵軍派出了數個團級單位,但在警衛二師的巧妙布置下,連一絲水花都未能濺起。
夏軍早就在各個戰略要點設下防線,敵方不進攻還好,一旦發起突襲,必然是自討苦吃。
最終,敵軍付出了慘痛代價,其460團兵力損失高達80%,夏軍光是警衛二師就殲滅了敵軍兩千余人。
敵軍被打痛了,不敢派遣大部隊追擊警衛二師。
只是派小股敵軍襲擾,跟一群蒼蠅似的,煩不勝煩。
沒有了敵主力的追擊,警衛二師就這樣大搖大擺的撤回國內。
夏軍正式結束了對“白眼狼”的第一階段反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