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言論,夏軍是不可能相信的。
更覺得對手牛皮吹上天了,于此同時一些人也滋生了一種輕敵的心態。
許多年輕的戰士包括指揮官都認為敵軍只是吹牛皮,并未將其視為真正的對手。
針對這種輕敵思想,劉之野是知道危害的。
在作戰會議上,他再三強調不要輕敵。
可惜,劉之野是小輩,資歷尚淺。
雖然他身為副參謀長,但是能力尚不被軍中一些老將們的認可。
所以,劉之野的話,有些人面上是聽從,心下卻不以為然,以為他是在危言聳聽。
然而,當夏軍真正踏入“白眼狼”的土地時,才發現劉參謀長竟然說的是對的。
敵軍的實力遠非想象中那么不堪一擊。
他們的裝備精良,手握的大多是m式、s式的先進武器。
且戰術狡猾,給夏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在戰爭的前三天,夏方就傷亡了幾千人,這無疑是對輕敵心態的沉重打擊。
二就是訓練不足,經驗匱乏。
雖然夏軍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將,但基層戰士的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卻普遍不足。
許多戰士都是第一次踏上戰場,面對槍林彈雨和生死考驗,他們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在復雜的山地叢林環境中,缺乏經驗的新兵,往往難以應對敵軍的狡猾戰術和精心布置的陷阱。
這也導致了戰爭初期的傷亡率居高不下。
這一點,來自京城衛戌區的警衛二師指戰員們,就表現的非常好。
他們當中雖然也有新兵,但劉之野早有準備,無論是訓練還是戰斗經驗比較豐富。
這也是,劉之野為什么當初被任命為前線副參謀長時,就提出要求警衛二師共同南下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劉之野對夏軍南方軍區的部隊不熟悉,他手中想掌握一支熟悉的精銳部隊,好作為拳頭部隊來使用。
另一個,他是知道時局的,知道這是夏軍未來僅有的實戰機會。
警衛二師雖然精銳,但是相比夏軍的其他老部隊,缺少的正是實戰經驗。
劉之野對警衛二師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他決不允許這支精銳之師被人私下里譏諷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警衛二師的表現著實沒有辜負劉之野的期望。
從戰斗打響之初,警衛二師便充當了開路先鋒。
而在撤軍階段后,他們又轉任全軍后衛。
在這場反擊戰中,警衛二師卻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就換取了輝煌的戰果。
他們不僅成功抵御了敵軍的猛烈攻勢,還重創了敵軍中的王牌部隊——338師,以及其他多股敵軍勢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