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白眼狼”的懲罰目的已經達到,各部隊已經開始回撤,已經沒有什么仗可打了。
但是,150師卻一再請求出戰。
因為150師在戰前補充了大量的新兵,這些新兵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
即使沒有什么大仗可打,讓戰士們到戰場上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終,做鎮前線指揮部的劉之野考慮再三后便同意了150師出境的要求。
他們的任務是執行掩護回撤部隊安全。
3月6日,150師全師出動,前往前線。
坐在出征的卡車上,戰士們心潮澎湃,內心非常的激動。
尤其是一些從沒上過戰場的新兵。
此時這些從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在激動的內心下,可能并不清楚真正的戰場到底意味著什么。
其實,就在150師出征的前一天。
也就是在3月5日這一天,夏新社發表聲明,宣布自衛還擊效果已經達到,夏軍邊防部隊開始撤軍。
但是在夏軍撤軍的過程中,敵軍會隨時發動反撲。
所以說,雖然夏軍決定撤軍,但戰斗并沒有結束。
因此,150師入境以后還是多少有些仗可以打的。
事實也是這樣,150師入境以后,尤其是劉喜順所在的448團還曾全殲過一個山頭上的敵軍。
這對于一個新兵較多的部隊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給448團在自衛反擊戰當中留下了一個永遠的傷疤。
在基本完成掩護回撤部隊的任務以后,上級命令有序回程國內。
接到命令后,448團也按時出發回撤。
當時,上級命令448團分兩路回撤,目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收繳沿途的物資。
而就是這種分歧,最終導致了重大問題的出現。
當時,448團團長帶一隊,團副帶一隊。
而劉喜順所在的一營隨團長所帶的這支隊伍搜索回撤。
當時夏軍基本處于勝利回撤的階段,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有一種輕敵的思想。
他們認為敵軍已被打退,已經沒有力量再組織反攻。
因此部隊在回撤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做任何的防備。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團副所帶的這支部隊,在回撤的過程中,卻早已被敵軍的一支部隊盯上,而危險正在一步步向他們逼近。
終于,3月12日下午,敵人向團副所帶的448團一部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448團一部,很快陷入重圍,境況非常危險。
就在448團一部深陷敵軍重圍之時,由448團團長帶領的團部也與敵軍遭遇上。
敵軍的反撲十分厲害,團部當時又基本上沒有任何防備思想,因此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就在夏軍全部軍隊回程回國的最后一天,448團還在戰場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斗。
由于部隊傷亡太大,劉喜順所在的炊事班以及部隊其它非戰斗人員也都被編進了戰斗序列。
可以想象當時的戰況有多慘烈。
經過一夜的激烈戰斗,劉喜順所在的連隊已經傷亡過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