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炮火連天的戰場上,為了掌握敵人的情報,瞿平主動請纓到前方偵察敵情。
并多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給前線部隊攻打敵軍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情報。
兒子上了戰場,蒲老漢是知道的。
正因如此,蒲老漢成天提心吊膽,夜里更是經常在噩夢中驚醒。
沒辦法,蒲平出生不久,蒲老漢的妻子就病逝了。
從那以后,蒲老漢就沒再娶,他又當爹來又當媽,好歹把兩個兒子拉扯大。
現在兒子去了戰場,他能不擔心嗎?
日盼夜盼,自衛反擊戰終于結束了,但蒲老漢萬萬沒想到,竟然盼回來一份烈士證明書。
據信里說,蒲平帶幾名偵察兵在一次偵察行動中,在危險重重中,已經獲得了情報,然而在回撤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小股敵軍。
為了掩護戰友們撤退,他主動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引開了敵軍。
但不幸的是在跑動的過程中,他身中數彈,當場犧牲。
更可恨的是,為了羞辱夏軍,殘忍的敵軍竟放火焚尸。
為了奪回蒲平的遺體,戰友們迅速找來支援部隊,和敵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打敗了敵軍。
可是,蒲平的遺體被損害得非常嚴重,他們只能把僅剩的一點殘骸帶回。
蒲老漢拿著那份烈士證明書,眼里不由得又溢出了淚水。
這可是兒子拿命換回來的。
現在蒲老漢的心愿就是能去看看兒子埋葬的地方。
可是不管是和蒲平的戰友打聽,還是和部隊打聽,卻都沒有個具體的說法。
原來,蒲平犧牲的時候,自衛反擊戰才開戰不久。
因此當時雖然對犧牲的烈士都做了登記,但由于死傷人數眾多,所以在善后工作的細節上,還是有記錄有誤的情況。
而且“卞平”究竟是不是蒲平,也不能肯定,因此蒲老漢遲遲沒能得到回音。
愛子心切的蒲老漢,無奈之下走上了漫漫尋子路。
他不僅找到了部隊,還找到了相關部門,又走訪了和蒲平一起上戰場,幸存下來的戰友。
結果大家都知道他兒子是在戰場上光榮犧牲了,可是具體究竟埋在哪里,卻始終沒有人知道。
后來,主持善后工作劉之野聽說了蒲老漢的事后,格外重視,終于幫蒲老漢查到了蒲平的下落。
原來,他的骸骨被埋在了距離白眼狼三百公里的屏縣烈士陵園。
在相關部門的安排下,步履蹣跚的蒲老漢歷經2天,穿越1500余公里,終于來到了屏縣烈士陵園,找到了“卞平”烈士的墓碑。
雖然姓氏錯了,可是墓碑上的照片卻讓蒲老漢一眼就認了出來。那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兒子蒲平。
那一刻,渾濁的眼淚從蒲老漢的眼眶里止不住地往下掉,他癱軟在墓碑之前,用顫抖的手不斷摩挲著兒子的照片。
后來,經過對檔案調查,確認這里埋葬的正是蒲老漢的兒子蒲平。
原來當時記錄檔案的時候,正逢全國推行簡化漢字。
工作人員就把“蒲”寫成了“卞”,正是這個錯誤,導致蒲老漢找了許久,才得以與兒子相見。
…………
劉之野現在非常的忙,不僅要忙善后事宜,還要繼續指揮部隊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