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劉之野作為參謀長指揮前線部隊進行了這場反擊戰。
作為他人生中最高光的一刻,劉之野臨危不亂,巧妙的調動軍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眾人眼中,劉之野在這一場戰役中的表現堪稱卓越。
他指揮若定,每一個決策都顯得那么精準而富有遠見;處事果斷,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他總能迅速作出判斷,毫不拖泥帶水。
在指揮大兵團作戰時,他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膽識與魄力。
即便是面對千軍萬馬,也絲毫不顯怯場,那份從容與自信,讓人由衷地感到敬佩。
但是劉之野對自己的表現還是不太滿意,感覺這一戰他們是“殲敵一千,自損八百。”
明明自己事先都做了那么多的準備了,結果這戰損比,也只比他前世的結果好一些,卻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反擊戰勝利后,劉之野坐著飛機班師回朝。
回國路上劉之野一言不發,一臉怒氣沖沖的樣子。
他完全沒有得勝歸來的喜悅,甚至下飛機后,都拒絕了當地政府組織的慶祝會。
“白眼狼”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劉之野如此的生氣?
去年12月,總部召開了緊急的作戰會議,確認了所有的參戰人員,并且給他們分發了相應的作戰計劃書。
總部的目的非常明確,要求各個部隊要按時抵達作戰位置,要不惜一切代價,贏下這場戰斗的勝利。
劉之野當時接到命令后,簡單的跟家人道別。
由于保密原因,具體什么情況他誰也沒有告訴,只是說有重要的事出差,可能需要幾個月,過年就不回家了。
然后,他立刻乘坐飛機抵達了前線陣地。
剛下飛機,劉之野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他巡查了各個陣地的準備情況,調遣指揮作戰。
反擊戰開始后,敵軍很快就被夏軍打得節節敗退,夏軍一路乘勝追擊。
不僅將“白眼狼”趕出了自家境內,還將戰線一直推進到了“白眼狼”境內。
為了讓“白眼狼”長長教訓,夏軍攻占了“白眼狼”二十多個城鎮,摧……其北部許多的工廠、基礎設施等。
這些基礎建設都是夏國曾經援助建設的。
如今兩家交戰,自然要把這些東西都全部帶回,無法帶走的就……。
我們秉持著友好合作的態度,但也不會讓敵人用著自家的東西,反過來還要打我們。
這一路打到“白眼狼”的內河后就停止了進攻,選擇主動的撤兵。
一方面,這場戰斗本身就是“白眼狼”挑起的,本身也沒有入侵“白眼狼”的打算;
另一方面,這時期咱們跟老s關系不好,跟老m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僵硬。
如果貿然攻入內河,這場反擊戰爭的形式立刻就會改變。
我們會陷入外界輿論的風波,奉行的友好發展的理念也會不攻自破。
慎重考慮之下,總部打算點到為止,下令讓部隊迅速撤離,不要將戰爭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得知撤軍的消息后,劉之野當時有些不理解。
他急忙向總部訴苦道:“我們打了這么久,好不容易才通過了雨林地區,現在怎么能撤軍呢?
只要再給我們兩個小時,我保證一定能拿下這里。”
劉之野是非常不甘心的,眼見他還想要下令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