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她們醫療小分隊在駐地的時候就遇到了敵人的偷襲。
她不但沒有害怕,反而沉著冷靜地面對向敵軍扔去手榴彈,成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在軍隊中,很多都是以男同志為主,女同志較少。
劉述娟與幾個女同志在軍隊中格外顯眼。
她們也不是善茬,其實早已練就了相應的軍事本領,完全不畏懼敵軍的進攻。
這一天,劉述娟與李亞玲兩個人共同負責駐守山上一個簡陋的軍事堡壘。
這里極其潮濕和悶熱的環境讓劉述娟她們苦不堪言。
敵人還時不時派遣特工對夏軍發動突如其來的破壞行動。
劉述娟等女同志知道在這樣如此艱難的作戰環境中,更是不得有任何馬虎。
趁著天黑,敵軍派遣特工對劉述娟她們所在的軍事據點進行了偷襲。
但慶幸的是,敵軍的行蹤被負責巡邏的哨兵發現了,這才讓大家有了一定的戰斗準備時間。
面對敵軍的進攻,劉述娟她們并沒有退縮,而是利用了有利的地形和地勢與來犯的敵人進行了殊死搏斗。
劉述娟她們跟隨作戰人員,依據地形搶占有利位置,對敵人進行伏擊。
劉述娟看到敵人的身影后,果斷地把手里的五顆手榴彈丟出去。
“轟轟轟……”
敵軍以為此處夏軍駐守兵力眾多,誤判了形勢,不敢向前攻擊只能狼狽地撤到了山下。
這樣驚險刺激的作戰行動,對于劉述娟來說,也算是習以為常的了。
在后期對敵作戰行動中,劉述娟負責在后方搶救傷員。
但是她覺得,后方醫療資源和人員充足,任務較輕。
恰好碰上劉之野參謀長號召廣大醫護人員們去前線。
于是劉述娟就向上級組織和領導申請到一線工作。
上級組織和領導很快就同意了劉述娟的申請,派遣她到了前方的營救護所支援。
大家懷著必勝的信心邊境進軍,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作戰環境中,夏軍首先需要克服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艱難的戰斗環境。
劉述娟跟著部隊來到了前線作戰,就感覺到了身體不適。
但是她沒有任何抱怨,仍然與部隊一起共進退。
為了堅守陣地,夏軍在有限的位置上修筑起了防御工事。
因為形狀酷似貓耳,這些在洞內修筑起來的隱蔽點被稱之為“貓耳洞”。
貓兒洞內異常狹窄和擁擠,戰士們只能在里面蹲著或趴著。
而不能直起腰桿,遇到敵人突襲,也只能朝外與敵人作戰。
如此惡劣的作戰環境還伴隨著讓人極端難受的陣陣濕熱天氣,變化莫測的天氣,讓作戰人員有時覺得在桑拿房,有時又像極了在北方的冬天。
面對這些困難的情況,前線作戰的戰士們都沒有退縮。
剛剛來到一線支援的劉述娟又遇到了突發情況。
已在貓耳洞駐扎了數日的戰士孫良同志不幸被敵軍擊中身負重傷。
不得已只能從緊張危險的前線戰斗中被醫療人員用染滿紅色鮮血的木擔架抬了下來。
劉述娟利用自己所學的醫療急救知識,不斷地給孫良纏著繃帶,有條不紊地給他打著點滴。
為了緩和傷員的緊張情緒,劉述娟還不忘鼓勵著傷員。
劉述娟一直和孫良說話,以此來讓他保持著清醒的意識,為緩和病情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狹窄的通道里,劉述娟和醫療人員只能用弱小的身軀去扛著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