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不擱家,只剩下賈張氏與秦淮茹兩人圍坐在餐桌旁用餐。
“瞧瞧那傻柱,簡直是腦袋壞掉了!”賈張氏撇撇嘴,一臉的不屑,“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瞎折騰些什么!”
秦淮茹聞言,輕輕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媽,您就留點口德吧!其實,傻柱打算開飯店,還拉了我入伙呢。”
“什么?”賈張氏一聽,頓時變了臉色,“我不同意!他傻乎乎地折騰,我管不著,但你可不能跟著他去胡鬧!”
秦淮茹邊吃邊解釋道:“我就是跟您提個醒,不管您同不同意,我都已經決定和柱子一起開這家飯店了。”
我那破臨時工有什么好的,要不是柱子照顧我,這臨時工也沒我的份。
再說了,柱子也不虧待我,一個月給我開100元的工錢,這樣的好事,去那找去?”
賈張氏聞言眼神一亮,激動地道:“傻柱,真的能給你一個月開一百塊錢的工資?
“能!”秦淮茹點點頭。
賈張氏立即從凳子上跳了起來,“去,那必須去!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你再問問傻柱飯店還要人不,我也去跟著一起干,成不?”
秦淮茹:“……”
…………
70年年代末80年代初,“待業青年”是個新名詞。
1400萬知青返城,令就業的空間更加逼仄。
去年4月9日,政務院批轉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局長會議的報告;
首次提出了恢復和發展個體經濟,同意對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的個體勞動者發放營業執照。
領導指出,要多搞賺錢的東西,可以開飯店、小賣部、酒吧間。
允許自謀職業成為解決就業壓力的方式之一。
去年2月,國家工商局就向中央提交報告。
建議各地可以根據當地市場的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等個體勞動,不準雇工。
這份報告是“……”之后,黨和政府批準的第一個有關個體經濟的報告。
但是十年……剛結束,沒人敢去想自己經營賺錢的事兒。
傻柱雖然心有想法也一樣,仍在按部就班的過日子。
但是到了今年,大環境就開始不一樣了。
傻柱聽說一些去過南方的人回來說過,那邊做小買賣的特別多,不少人還發了財。
于是,傻柱就再也坐不住了。
這想開飯店也不容易,先要去打申請。
申請寫好了,傻柱不知道要找哪里,就去街道辦蓋了個章。
“您還得去辦個營業執照。”街道辦的熟人給傻柱支招。
之后,傻柱又到東城區工商局,要求辦一張個體餐飲營業執照。
這年頭修理業,手工業的個體經營活動有所放開,但其他行業還未有明確政策。
東城區工商局的副局長也拿不定主意,一開始就沒給他批。
這要是一般人,問問沒結果也就回去了。
傻柱偏不,他連續一個月每天都來工商局問執照的事情,非常有耐性和決心。
工商局的人也被傻柱搞得非常頭疼。
還是后來,甘凝得知此事后,她親自去幫傻柱打了個招呼,才最終辦妥此事。
加上東城區也想搞個試點試一試,局領導班子一合計,就同意給傻柱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