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年頭沒有正規的私營營業執照。
東城區工商局領導就手寫了一份,局長親自簽了字并蓋上專用章。
傻柱歷經一波三折這才拿到了燕京城里第一家個體餐飲營業執照。
開飯店首要之事便是尋個好的門面。當傻柱前去租房之際,房東們一聽聞他想開私營飯店,無不一臉拒絕,當場就搖了搖頭,態度堅決得如同撥浪鼓一般。
傻柱好說歹說,磨破了嘴皮子,房東們仍是絲毫不為所動。
本已萬事俱備,卻沒想到租房一事成了絆腳石。
這年頭,公家的房子本就緊張,更何況是那些臨街的旺鋪。
這可愁壞了傻柱,急得他頭發都快白了。
最后還是王秋菊心疼老公,提議道:“咱們一事不煩二主,還是去找甘凝嫂子幫忙吧!”
欸!他們總算找對人了。
當甘凝得知傻柱兩口子的來意后,就笑著道:“你們早說呀,等著啊,我瞅瞅那套房子合適你們開飯店。”話音剛落,她便轉身去搬來一個精致的梨花木箱子。
待甘凝緩緩打開箱子,傻柱和王秋菊瞬間瞪大了眼睛。
這是為何?
原來,箱子里滿滿當當擺放的全是房產證。
甘凝仔細翻找,最終拿起一本房產證說:“這套房子挺合適,面積適中,位置也好,就在交道口臨街,門口寬敞,而且離你們家也近,覺得怎么樣?”
傻柱激動萬分,“哎呦!嫂子,真是太感謝您了,這簡直太合適了!”
他沒想到啊,自己頭疼不已的事,人家甘凝嫂子輕易就給解決了。
有了房子就開始裝修,這房子非常合適開飯店。
是臨街三間房,而且上下二層。
傻柱請來了劉家莊的施工隊,連包帶料一起裝修了。
而且劉家莊的工程公司還允許他把工程款先欠著,過幾個月等飯店周轉開了在結。
傻柱帶著徒弟馬華去家具廠買來了十幾套與桌椅板凳。
馬華跟劉嵐還有秦淮茹她們也都辭了職,一心想跟著傻柱闖蕩一番。
當然,傻柱也誠若絕不虧待他們,給他們的待遇比廠子里的高多了。
傻柱兩口子計劃著五月一日開業。
4月底一早,王秋菊到單位請假。
傻柱打算提前開火試灶,他拿著家中僅剩的三百塊錢塊錢,買來了食材,打算做出幾道菜,先讓街坊鄰居們嘗嘗手藝。
等到王秋菊中午下班回家,飯店門口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都排到了大街上。
街坊大媽拽著王秋菊的袖口小聲說:“你們家飯館都開張了,你還上什么班?趕緊的去看看吧,來了好多領導和老外呢!”
就這樣“何氏家常菜”成了改革開放后夏國的第一家個體餐館。
這一天的“提前開張”,被m國合眾社記者龍布樂寫在了他的報道里:在燕京,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業正在狹窄的小胡同里恢復元氣。
開張的第一天,傻柱就賺了兩百多塊錢,這頂得上他兩個月的工資。
店里十幾張桌子,一天只能接待一百來位顧客。
來吃飯得排號,最長的,要排到一個月以后才能吃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