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突然間,身邊的這個鄰居,他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別人兩三個月的辛苦勞作,這怎能不讓人心生感慨,感到心理失衡呢?
于是乎,各種流言蜚語也就來了,社會上的輿論很多,有人說何家家是資本主義復辟的急先鋒,有人說傻柱在搞“投機倒把”。
這一段時間,傻柱是痛苦并快樂的。
就連王秋菊每天下班到了胡同口就下了自行車,默默地一步一步推著車回家,生怕別人聽見騎自行車的聲音,在背后指指點點。
區工商局靳局長也收到了不少意見,認為“何氏家常菜”不合法,應該關停。
有段時間里,傻柱也是一直是提心吊膽的。
飯館有時候賺了的外匯券,傻柱都上及時交到銀行,不在自己手里留。
不過,沒多久區工商局靳局長親自登門打消了傻柱的疑慮,讓他放心大膽的干。靳云鵬是區工商局副局長,今年4.5月份吧,傻柱開始找東城區工商局辦工商執照。
靳局長去見了他,跟他解釋,不給他執照也是對的,因為現在確實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能給個體餐飲頒發執照。
這年頭頂多在服務業、修理業開了個口子,可以個體做服裝、焊壓鐵壺、修修鞋,其余行當.
后來靳局長特地去他們家家訪、了解情況。
一看,這家人是真想做,人也老實肯干守規矩。
當時靳局長也太多想法,沒考慮會不會出事兒、有沒有風險,就是想試一下。
他們區工商局領導班子一合計,都同意給傻柱特批:成就成了,不成了那就關掉。
就這樣傻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為了實驗的小白鼠。
因為沒有先例,區工商局沒有正規的個體餐飲業營業執照,靳云鵬他們就自己做了一份。
靳云鵬用那個執照用的是工商部門的文件紙,手寫的,大概是批準“何氏家常菜”經營之類的短短幾行字。
蓋了公章后,靳云鵬在上面簽了個字,這工商執照就算給傻柱辦下來了。
簽字頒執照的時候靳云鵬沒害怕,但后來真害怕了。
傻柱飯館開起來以后,靳云鵬收到一厚摞的意見信,說什么的都有。
這時z的思潮特別厲害,社會輿論壓力很大。
但是傻柱家的飯館,確實經營的非常好,敢為人先,靳云鵬認為這條路是對的。
于是靳云鵬頂住壓力,還親自上門給傻柱加油打氣。
從此,傻柱收心養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飯館的經營之中。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飯館內始終是人聲鼎沸,座無虛席,生意興隆得令人稱奇。
傻柱這回可真是時來運轉,一躍成為了遠近皆知的大款。
傻柱為人厚道,即便是發了財,也不忘與他一起冒險下海的馬華等人。
創業之初,傻柱就慷慨地承諾給馬華最高的待遇,每月薪資足足有200元,而秦淮茹與劉嵐則各得百元月薪。
如今,傻柱的飯館生意如火如荼,每月在扣除各項成本后,還能凈賺七八千元,這相當于他過去好幾年的收入總和。
財富滾滾而來,但傻柱并未因此變得吝嗇。
他主動提出給馬華等人加薪,讓他們的工資翻倍,共享這份成功的喜悅。
這可把馬華、秦淮茹他們高興壞了,對傻柱是千恩萬謝的,拍著胸脯保證,要給何老板打一輩子的工。
秦淮茹拿著月薪200塊,時不時的還能從飯館里拿回來一些剩菜剩飯。
于是乎,她的收入又成為老賈家最高的人。
原本丟掉的家庭地位噌噌的又回來了。
幾個月都不見人影的好大兒——棒梗,最近回家的頻率比他妹妹槐花都要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