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加榴炮的炮位,實彈射擊時大炮一開火,頓時地動山搖,聲震八方,附近的民房玻璃都被震碎了。
所以來演習之前村里各家的玻璃窗上都要求貼上米字膠條,當然所有費用和損失都由部隊負責。
炮團參加的這場演習的順序大致是這樣的:
先是各種火炮對饅頭山主峰進行炮擊,然后由空軍派出轟炸機對其投彈轟炸。
再后來由空降兵在山前開闊地實施傘降,待傘兵收攏撤出后,再由步兵發起沖鋒
而這一切都必須在對面一座小山頂上搭建的觀禮臺的視線之下,因為屆時首長們將登上觀禮臺。
由于演習場面要一目了然,有觀賞效果,所以各種火炮等重武器堆集的比較密,這不符合打仗的要求。
有的部隊就有反映,提出了“究竟是練為戰,還是練為看”的問題。
后來部隊開展學習,傳達了上級指示,明確了“既要練為戰,也要練為看,但側重練為看。”
這是因為要造成較大的聲勢,將影響擴大出去,也是宣傳上的需要。
經過幾次合練,效果也越來越好。
團部還給炮團官兵們傳達了主管全軍訓練的副總長的講話,說:“你們的炮火打的很準,第一次射擊就全部覆蓋了目標……”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山頭上的目標是固定不動的,各炮位早已鎖定了坐標,也演練了多次,再打不中才怪呢!
為了突出效果,部隊還在彈著點旁放置了汽油桶,一炸一團火,并冒出滾滾濃煙。
有一次合練,由于天氣不好,云層低且厚,后來還下起了小毛毛雨,原定的轟炸機并沒有出現。
劉本明就問團參謀長老梁:“首長,要真打起仗來天氣不好怎么辦?空軍就不出動啦?”
老梁搖搖頭道:“真打起仗來你還指望空軍?還得靠咱們自己。”
這話說的有點開玩笑,但卻是實情。
這段時間,白天山谷間金戈鐵馬、車來人往很熱鬧。
可是到了晚上則靜謐下來,山村里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部隊也進入了休息狀態。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營區管理是很嚴的,生活作息時間也安排的緊緊張張。
然而在農村則不一樣,晚飯后一般不安排訓練,按后期的說法是休閑時間。
戰友們在一起下棋打撲克,日落前還可以在河灘上散散步。
炮團團政治處主任蔣衛國就喜歡一邊散步一邊撿石子,他是一位奇石愛好者。
山谷間的溝壑里、河灘上確實有許多漂亮的小石子,只是這年頭的奇石不值錢罷了。
訓練期間,偶爾部隊也會放一兩場電影,都是些黑白戰斗故事片。
每到此時,村里的小孩們總是興高采烈。
先是瞪大眼睛看著部隊整齊列隊過來,然后則學著值班員的口令跟著喊:某某連入場,坐下。
部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晚上看電影時所有人都必須去,不準有人單獨留在屋里以免生事。
野戰部隊生活簡樸,住在農村時團首長和戰士一樣吃大灶。
即便在營區里的小灶也沒有酒水供應,機關食堂在會餐時也只是多加幾個菜,根本沒有酒。
有時候,戰友文工團還會派來一支小分隊到山里的各部進行慰問演出。
在村外一塊開闊地上搭建的舞臺,演出是都是在下午進行的。
周圍幾個村的老鄉們扶老攜幼來了不少,現場氣氛很熱鬧。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