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幾年,廖承志得到了火速提拔,一路升至師作訓科副科長。
正當廖承志以為自己在部隊的仕途將一帆風順之際,命運卻再度給他開了個玩笑。
幾年前,部隊開始精減干部人員,安排部分干部轉業。
而廖承志就在轉業的對象之中。
這時候還在衛戌區當領導的劉之野又站了出來。
他拍案道:“廖承志這位同志不但軍事技術過硬,帶兵訓練也是把好手。
依我看哪,還是讓他去帶兵吧!”
最終因為劉之野的青睞,廖承志再度在部隊中留了下來,并于78年被調到警衛二師六團任團長。
年底到了南疆。
在接到進入一級戰備命令后,廖承志開始加緊指揮六團的臨戰訓練,為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做好準備。
前年元月,六團隨主力部隊開赴南疆。
廖承志在緊張之余所感受到的更多是興奮,覺得自己終于有了在戰場上施展才干的機會。
2月初,在廖承志的指揮下,六團發起了班河捕俘作戰,這是全面開戰前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為完成上級要求的捕俘偵察任務,廖承志在反復思考和偵察下,決定在敵人境內的班河附近的572高地展開捕俘作戰。
考慮到人數過多有著引燃沖突的風險,廖承志只調用了大約兩個排的兵力。
雖然敵方高地駐守的兵力只有一個班,但廖承志卻絲毫不敢大意。
他將參戰的兩個排分為捕俘組、火力組、接應組,力求有余力阻擊可能出現的敵方援軍。
果不其然,在戰斗打響后不久,公安屯的敵軍派出援兵增援572高地。
隨后,廖承志的布防卻使敵人的援兵在我軍的火力配合下大敗而歸。
此戰歷時32分鐘,廖承志以犧牲一名戰士的代價活捉敵軍士兵10名,斃敵中尉以下31名。
此戰立即引起了前指的高度重視,劉之野代表前指特地為廖承志發來了嘉獎令,并將六團的事跡通告全軍。
班河一戰極大地鼓舞了即將參戰的夏軍的士氣,被視為“種花家”與“白眼狼”的第一仗!
2月17日凌晨,反擊戰正式開始。
警衛二師六團師在對“白眼狼”作戰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六團更是被視為穿插速度最快的部隊。
一個月后,警衛二師奉命準備撤退回家。
在班師途中,警衛二師意外發現邊境地區還有一個叫“班散”的敵軍據點尚未受到我軍打擊,此處大概有敵人一個營的兵力駐守。
若不及時將該據點拔起,敵人將會對我邊境上的產生威脅。
警衛二師師部決定派六團從兩翼包抄,迅速殲滅該據點。
在廖承志的指揮下,六團克服了敵情不明、地形不熟和準備時間倉促等劣勢,在三天時間內勝利結束戰斗。
在異國戰場上以一個步兵團殲滅一個有著野戰防御工事加持的步兵營,更何況敵人還是打了幾十年仗,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白眼狼”。
這樣的戰果在我軍戰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
因此,總部在戰后特地授予六團“二等功臣團”的光榮稱號,而廖承志也因功升任為副師長。
反擊戰結束后,總部從全軍師團一級的軍官中選拔一批優秀的指揮員送往燕京軍事學院深造,意在為第三梯隊選拔干部苗子。
同樣被選拔入內的廖承志在燕京軍事學院的入校審核中卻再度因為自己的學歷問題吃了大虧,被校方列入退回部隊的名單之中。
就在這時,老領導劉之野的出現為廖承志帶來了希望。
一次,學院領導在陪同前來總部以及燕大區領導前來視察,閑聊時不由得提及了廖承志,然后略帶遺憾地說道:“有個叫廖承志的學員,他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只可惜文化程度太低,我們打算將其退回原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