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深秋,聶遠才17歲,高中還沒念完,就去報名參軍了。
作為一個從小喜歡軍綠色的太行山腳下的農村小伙子,聶遠和幾個好朋友從十幾歲起就穿上了不合身的綠軍裝。
雖然那時候軍裝不太合身,但聶遠受時代的熏陶,心里一直有個長大后當兵的夢想。
終于在那年深秋,聶遠穿上真正的軍裝,正式入伍了。
聶遠所在的部隊是一支有著紅軍背景的老新四軍部隊,里面出了很多英雄,比如有名的“楊根思連”。
加入這個部隊后,聶遠感到非常自豪,努力訓練,爭取向英雄們看齊。
第二年,聶遠就因為在軍事技能上的出色表現獲得了營和連的多個獎項。
因為聶遠是高中生,連里特別重視他。
指導員讓聶遠給團廣播室寫新聞稿,報道連隊的好人好事。
從小喜歡寫作的聶遠,從此成了團里的新聞報道骨干。
更讓聶遠驕傲的是,他的兩篇文章還登上了軍區的《戰斗報》。
第二年初,聶遠被調到連部當了文書。
雖然聶遠高中沒讀完,但他一直很想考軍校。
不過在資格審查那會兒,因為沒高中文憑,聶遠就失去了報考資格。
前年11月初,聶遠只好退伍回了家。
聶遠他們聶家莊挺大的,是京西劉家莊開發區新增加的一個街道辦下面的自然村,這年退伍回來的軍人有三個。
大隊對他們這些退伍軍人挺重視,沒事就把他們叫到大隊部坐坐,順便讓他們跑個腿、喊個人,或者去街道辦送個材料。
有一次聶遠去街道辦武裝部送材料,結果稀里糊涂地被“送”到了區武裝部,成了一名臨時工。
那是去年9月的一天,聶遠騎著民兵連長的自行車去街道辦武裝部送適齡青年摸底登記表。
之前他都不知道大隊會上報這種表格,后來聽民兵連長說,這做法才實行兩年。
巧的是那天區武裝部長劉福生正好也來到街道辦做檢查工作。
街道辦武裝部只有一間辦公室,聶遠推門進去,發現屋里有好幾個人正在聊天。
聶遠一看他們在說話,趕緊把表格往桌子上一放,說:“領導好,我是來送表格的。”說完就想走。
這時,劉福生瞥了聶遠一眼,眼睛一亮,就叫他停下:“你是哪個大隊的?”
聶遠笑著說:“我是聶家莊大隊西溝村的。”
劉福生接著問:“看你樣子像是當過兵的?”
聶遠一看對方知道他的情況,馬上立正回答:“是的,我是去年退伍回來的,我叫聶遠。”
街道辦武裝部的耿部長認識聶遠,所以就簡單介紹了一下他的情況。
耿部長跟聶遠說,這是咱們區武裝部的劉部長,他來咱們街道檢查工作……聶遠也不知道該說啥,就只是靜靜地站著。
后來,耿部長看劉福生沒再問他什么,就說:“表格我們收到了,謝謝你辛苦送來,沒事了,你可以走了!”
然后聶遠就離開了街道辦武裝部。
后來聶遠才聽說,當時他在屋里一聲不吭、規規矩矩地站著,區武裝部的劉福生部長覺得聶遠這個退伍兵站有站樣,不卑不亢,展示了良好的軍人素質,這才有了讓他到武裝部當臨時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