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他能主動頂上去,這就是補臺,這就是軍人的戰斗意識!”
就這樣在政工科干了不到一年,聶遠就通過開發區區勞動人事部門的考核,轉正成了干部,還被任命為政工科的政工干事。
任務挺多也挺雜,主要是保障部黨委的會議,負責部里的組織建設、教育培訓、人事管理等等。
后來,聶遠寫的三份區武裝部的工作匯報,還被燕京衛戌區的《工作簡報》轉發了……
不過到了今年,聶遠他們的工作更忙了,每當征兵季,就要跑到下面去做動員工作。
劉家莊開發區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這里的經濟條件太好了,年輕人們更喜歡去區里的工廠打工。
這兩年,下面農村各大隊部外面的土墻上張貼出“一人當兵,全家光榮”、“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踴躍接受祖國挑選!”的征兵標語。
與往年不同青年踴躍參軍不同的是,這兩年開發區下面的鄉鎮干部和民兵連長們卻需要挨家挨戶做動員適齡青年的工作了。
然而,聶遠就在下面街道蹲點,卻沒有出現往年那種青年人爭相報名時的場面。
甚至一些適齡年輕人還被有些家長們催著去外面打工不讓回來的情況。
原來,自從前年爆發的反擊戰,“兔子”們果斷出擊,沉重打擊了不斷挑起事端的“白眼狼”。
這一仗打出了國威、軍威,然而戰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傷亡。
3月底,聶家祥的父親和大哥被接到部隊,參加了大哥聶家富的追悼大會。
他們離開家以后,聶遠的母親經常到他們家陪伴聶家祥的母親。
并幫著他們家照看地里的莊稼,包括先給他們家的地澆水。
雖然聶家祥家事后收到了500元的撫恤金,不過他們家窮,而且聶家祥的爺爺還重病在床。
但他們誰都不愿動用那筆撫恤款,直到聶家祥的爺爺去世,他們才不得不從中拿出部分錢安葬老人。
到了今年12月部隊征兵的時候,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到部隊會上戰場,擔心會出現聶家祥家那樣的狀況。
為人父母的這點私心,完全可以理解,這并不能說明他們貪生怕死。
于是,這一年部隊征兵時,就出現了不想讓家里孩子去報名的情況。
眼瞅著征兵體檢的日子就要到了,報名的人卻寥寥無幾,遠遠達不到指標要求。
這一下耿部長著急了,如果完不成征兵指標,問題就大了。
于是,街道辦武裝部一方面連夜開會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緊急向區里匯報。
很快,區里也察覺了問題所在,出臺了獎勵和激勵措施。
不僅依法給予經濟補助,還規定每一個到部隊去的義務兵,都能優先挑選分到好一點的宅基地,享受各級組織給予的優待……
這天大早,村委主任張勛親自陪同區武裝干事聶遠來到張鵬家,做他父母的工作。
張勛顯然知道張家男孩子多、而張鵬又符合征兵條件的情況。
張勛說:“你們家孩子多,讓一個孩子去當兵,既減輕了家庭負擔,孩子將來還有出息。
你們瞧人家聶干部不就是因為當兵才成了干部嗎?”
還說讓張鵬家先挑好的宅基地,并承諾家里以后有啥困難,街道辦一定會出面幫助解決的。
聶遠知道還他出場了,就笑著跟張鵬以及他的父母說:“張主任說的不錯,我是聶家莊的,你們可以去打聽打聽,要不是部隊培養了我,我那有機會去區里當干部,這會兒可能還擱家里種地呢!”
當了一輩子本分農民的張鵬父母,沒想到區里的干部會登門來做孩子征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