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兵團考慮到他們幾個接兵人數較少的單位,將李愛國和另外兩個接兵少的連隊,一起安排到了靠近安山市區的一個小鄉鎮。
前往沙河鄉的路上,李愛國他們乘坐的是一輛破舊的客車。
車子在坑洼不平的鄉間公路上顛簸前行,車窗外的景色逐漸從城市的高樓大廈變成了廣袤的田野。
秋收后的田地一片金黃,偶爾能看到幾個農民在地里忙碌的身影。
遠處的山巒在陽光下若隱若現,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沙河鄉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這里的鄉鎮企業比較發達,鄉政府也相對富裕。
到達后,鄉武裝部的同志熱情地接待了李愛國一行三人,將他們這些接兵人員安排在鄉衛生院住宿,在鄉政府食堂就餐。
李愛國他們每天的伙食費只需要交0.4元,鄉里再給他們每人每天一元的餐補,這已經是相當優厚的待遇了。
鄉政府食堂的伙食質量遠超李愛國的預期。
炊事員每天都會到鄉屬畜牧場和魚塘采購新鮮的雞鴨魚肉,烹飪出來的飯菜香氣四溢、味美可口。
有時,李愛國還能吃到當地特色的醬骨頭、鍋包肉等東北名菜,這些在部隊里很少能嘗到的美味,讓他們在異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炊事員特意為他們做了一道東北特色菜——地三鮮。
金黃的土豆、翠綠的青椒、紫紅的茄子,色彩搭配十分誘人。
菜一端上來,香味就撲鼻而來。
李愛國們三個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就將一大盤菜一掃而空。
晚上,鄉里還會安排李愛國們看電影或者電視。
電視里熱播的正是剛上映的《大俠霍元甲》。
李愛國三個人常常圍坐在小小的黑白電視機前,跟著劇情一起喜怒哀樂。
沙河鄉的鄉武裝部共有三位工作人員。
部長姓金,是個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的中年人。
金部長是個典型的東北漢子,說話聲音洪亮,走路虎虎生風。
他對李愛國他們照顧有加,經常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不要累著。
胡干事因為有當兵的經歷,和李愛國特別投緣。
閑暇時,李愛國與他常常交流部隊的趣事。
曹干事雖然沒有從軍經歷,但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在李愛國走訪時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接兵工作正式開始后,李愛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各村走訪。
每天清晨,他們都會跟隨鄉武裝部的同志,驅車前往各個村莊。
沿途的景色讓李愛國印象深刻:廣袤的田野上,玉米秸稈堆成的金字塔狀的垛鋪滿視野,偶爾會看到幾只野兔從田埂上飛快地竄過。
走訪過程中,李愛國需要與每一位適齡青年及其家人進行面對面交流。
李愛國會仔細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學習經歷、身體狀況等,同時也會介紹部隊的情況和服役的好處。
有些家庭對孩子參軍持支持態度,有些則顯得猶豫不決。
面對不同的情況,李愛國需要耐心解釋,有時甚至需要多次登門拜訪。
這個過程讓李愛國深刻體會到,接兵工作不僅僅是完成任務,更是一次深入基層、了解民情的寶貴機會。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