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的生活沐浴著我們成長,我們要掌握現代化本領,
努力建設強大的國防。
今天是校園哺育的新松,
明天是人民軍隊的棟梁。
我們英姿勃發,我們斗志昂揚,
滿懷信心奔向前方,奔向前方!”
陸軍學校中心是一個非常大的操場,操場對稱的好像是各9棟宿舍樓,宿舍樓共四層,最高的頂層是一個大教室,還有一個大露臺。
每棟樓東西各兩個中隊。
劉武所在的是一大隊二中隊,位置在大操場的西北角第一棟樓。
每個中隊共4個區隊,每區隊3個班,每班12個人,共144人。
進入宿舍大門左拐南側是1區隊的1一3班,每班上下床6個床,宿舍中間是床頭柜兼課桌,放衣物和自習兩用。
北側是2區隊4一6班。二層相對應的分別是3、4區隊。
劉武發現軍校與地方院校的學員,在學習、生活和作息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上半天,早操、早飯、上課、下課、午餐;下半天,上課、下課、晚餐等出入均須列隊。
用餐各系自有自己的食堂。
某日下午,劉武他們二中隊上完下午課后列隊去食堂用餐。
四列縱隊按序進入,到大廳后,由于人多點少。
一百多人僅有兩個取食點,包子放在大鐵盆里,置于餐廳地上。
同學們蜂擁而上低頭去拿食物,不經意間,堆滿包子的盆里飛來了一頂軍帽。
“哦,誰的帽子”?人群中一個同學驚訝道。
這時,人群中一個黑點在晃動,那不是張原同學的頭么。
帽子肯定是他的沒錯。
大家的一陣哄笑。
軍帽因沾滿了油膩被晾在了餐廳的窗沿上。
同學們當日的食欲也因此大打折扣。
據說,那天食堂包子的數量比往常少上了許多。
“帽子哥”的綽號,也從此迅速在全隊傳開。
劉武的教導員郭前行,他是一個非常嚴肅不茍言笑對學員要求非常嚴格的政工干部,也是…前的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文化底蘊很深厚。
在劉武他們班的大教室黑板上,經常有人在黑板上面寫打油詩,而忘計擦掉。
在周日中隊點名時,郭教導員就給他們講,黑板是老師們授課傳播知識的地方,絕不允許胡搞!
為此,他還給學員們講了一個典故……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