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劉武他們這些第七期學員們努力訓練參加會操演練時。
關于軍事院校教學改革的攻堅戰戰打響,愈演愈烈的軍事改革終于到了院線領域,目標直指已經過時的教學大綱。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較量的對手是有形的書卷和無形的習慣。
國慶前,兼任院長的老羅和學院宋政委赴京參加全軍院校會議。
石市陸軍學院從成立以來,在太行山麓平地起高樓。
一個占地幾千畝、建筑面積近幾十萬平方米、具有完整設施的陸軍學校已經建設得像模像樣。
在校黨委領導下,全校教員、干部由“入門”到“上路”,搞了上百項改革。
報上有名,電臺有聲,電視有影,雖稱不上成績卓著,但問心無愧了。
然而,未曾想到,總部領導的講話,很快就沖亂了老羅他倆的心境。
總部提出的“要從實際出發,全面而系統地改,堅決而有秩序地改”的改革總方針。
關于“凡是看準了的就堅決改”,“院校教學,不能年年‘復制古董’”的明確而堅決的要求,真是振聾發聵。
老羅他們徹底坐不住了,不等本次會議結束,他們的決心就已經傳回學校。
“再也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了,不進則退,非大改不可!”
老羅跟老宋回來后,傳達和貫徹院校會議精神的校黨委會,氣氛嚴肅而凝重。
一條條來自實踐的反饋信息,使校黨委成員們感到五味雜陳。
學院派曾經派去赴南疆前線調研作戰情況的同志們反映,
有的前線分隊指揮員不懂得裝甲兵使用原則,超性能使用配屬坦克;
有的不懂地雷性能,不會組織排雷,均造成了不必要的流血犧牲。
去年觀摩“夏北演習”的同志們說,現代立體戰爭的觀念沒有反映到學校教學上;
參加去年“夏北演習”的校畢業學員們感到,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不夠用,建議開設參謀業務專業。
明年即將畢業的幾名學員,在拿到本校大專畢業證書的同時,又獲得了地方“函大”、“刊大”的大學文憑。
他們說:“陸校的課程用‘小腦’足夠了,‘大腦’只好自謀出路。”
部隊的同志們也向學校調查組反映,雖然學院的畢業學員們基本素質都很不錯。
但是現在部隊裝備更新了,人才還沒有得到更新。
一位基層干部直言不諱地說:“只懂步兵的排長,在我們這里就是‘半文盲’,我是不敢把一個機械化排交給他來指揮的。軍校總該先行一步啊!”
討論越來越深,癥結越看越準。
陸院雖然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大的更新,但是還遠遠不能適應部隊現代化建設對高規格人才的迫切需求。
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順應現代教育、現代戰爭和現代化軍隊建設的發展趨勢。
突破現有教學模式,對人才培養目標、知識結構、教學體制、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總體性改革。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動“大手術”的全局性改革,并非所有人都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各種議論和不同意見很快冒出來。
有的“老院校”們說,“我們的教學大綱動不得,搞不好會出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