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也加入了其中,但他很少發言,總是默默地傾聽。
有一天,化學系的一位同學說道,“我要成為一名化學方面的頂尖人才,為祖國的發展填寫空白”。
這激起了劉文心中的共鳴,他不禁回想起上課第一天時在教學樓看到的橫幅“歡迎你,未來的經濟學家”。
雖未直接說出口,劉文也在心中暗暗立下了讀書報國的志向。
班級的氛圍很好,劉文很快就收獲了一群好友。
體育課主要是體能訓練,而這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項目便是拉單杠。
有些男生拉到滿臉通紅、青筋爆出,也拉不上去幾個,這時便聽取“噓”聲一片。
幸好劉文打小練過體能還不錯,是班里唯一在體育項目出彩的人。
去食堂吃飯需要自備碗筷,大家便把碗筷裝在書包里,方便下課就沖去食堂;
清脆的鈴聲響過,老師竟還在滔滔不絕地講,大家便將碗筷敲得丁零當啷響,只待老師一揮手,便整齊地涌向食堂。
中秋節到了,全班決定出發去校外的公共公園團建——既不需要花錢,又收獲了一片歡聲笑語。
班級的同學們之間是如此的親密與融洽,劉文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在學校,劉文徜徉于知識的海洋中,感覺快樂極了。
劉文的同班好友梁軍是一個小縣城來的。
梁軍只有一個煩惱,那就是肚子餓的實在是太快了,常常是吃完飯就感到餓。
這年頭的全國都還處于貧窮之中,成年男性每月只能兌換28斤糧票,女性則更少一點。
開學的時候,劉文他們每人只領到了32斤糧票。
而梁軍卻既驚訝又欣喜,雖然這些糧食對于一個正在快速成長的青年來說仍然是遠遠不夠的,他已經感到十分滿足了。
上了一周學,劉文他們逐漸學到了一些吃飯的小竅門——食堂最貴的菜品是排骨,需要4角錢,而大伙一天的伙食費大約為6角錢,所以這樣的菜品是大部分同學都吃不起的。
但是,在吃飯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為避免浪費,食堂會降價售賣當餐的剩余菜品,這時,學生們便蜂擁而上,爭先恐后地沖向那美味但卻昂貴的飯菜。
對于梁軍來說,購買降價后的排骨依然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但有時實在饞極了,他也會加入排隊的大軍,等待著能吃到一份降價后的排骨。
這時,梁軍最大的愿望便是可以吃飽肚子——大家都可以吃飽肚子。
而劉文條件好,家里也時常派人給他送來一些好吃的以及營養品,他就沒有這個煩惱。
有時候,劉文還帶著這幫要好的窮哥們去打打牙祭改善改善生活。
為人仗義做事局氣的劉文,很快就在身邊聚集了一幫小兄弟。
劉文他們宿舍竟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
“嘿,你們看,這電視雖然舊,但能收到好幾個臺呢!”梁軍興奮地指著角落的黑白電視說。
“真的嗎?那以后看球賽就不愁了。”王海波眼睛一亮,他是個體育迷。
趙今來則好奇地湊過去,他是青年,對電視里的文化節目很感興趣,“那我們今后可以一起看《紅樓夢》了。”
劉文家境最好,但他對這臺電視也顯得頗為興奮,“太好了,晚上可以一起看新聞聯播了。”
隨著夜幕降臨,幾個人圍坐在電視前,準備一起觀看晚間新聞。
電視里傳來播音員的聲音,而寢室里則洋溢著新朋友相聚的溫暖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