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鄭海生前來任職六連的連長也沒幾年。
六連的駐地在大山里,這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空氣稀薄得連鳥兒都不愿意多飛。
山上終年云霧繚繞,潮濕陰冷的氣候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
每到冬天,刺骨的寒風裹著雪花,呼嘯著鉆進簡陋的營房。
戰士們只能裹緊被子,聽著屋頂被風掀起的瓦片咯咯作響。
日子雖然雖苦,但連隊里的氣氛卻格外溫暖。
戰士們都管鄭海生叫老班長,因為他是從普通士兵一步步走上來的。
這年頭部隊在搞正規化建設。
條件艱苦,每年就指望著自己種點蔬菜、養點豬改善伙食。
養豬班的老王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對養豬特別有一套。
春天開始,他帶著幾個戰士,利用休息時間,在山坡上開墾了塊菜地。
平日里他們把食堂剩菜和野菜摻在一起,再加上從山上采來的草料,就這樣一點一點把豬喂大。
老王總是說:“等過年的時候,讓大伙都能吃上一頓肉。”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老王就起來給豬喂食。
有時下著大雨,他就穿著雨衣,頂著寒風去豬圈。
有一回半夜豬生病了,老王急得直搓手,連夜走了20里山路去找獸醫。
回來時,褲腿都被山路上的荊棘劃破了,但他卻笑呵呵的,說豬保住了。
就這樣,大伙的心都系在這頭豬身上。
眼瞅著豬一天天長大,戰士們的盼頭也更足了。
可就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團部突然派來個參謀,叫高建國。
這位高參謀剛從軍校畢業,一身筆挺的軍裝,戴著新配發的皮手套。
他一進門就皺著眉頭說要檢查春節期間的伙食安排。
看到六連的豬圈,立馬拿出個文件,說是上級要求過節要厲行節約,不準大操大辦。
“鄭連長,這豬必須得退了,你們要帶個好頭。現在全軍都在搞正規化建設,要嚴格執行規定。”高參謀一本正經地說。
鄭海生聽了這話,心里的火騰地就上來了。
想起戰士們這一年的辛苦,特別是老王,大半年來起早貪黑地照料。
“高參謀,你可知道這豬是咋養大的?戰士們放棄休息時間,一點一點喂大的。
大山里物資這么緊缺,讓他們過年連口肉都吃不上,這像話嗎?”
小王在一旁也急了:“就是啊,老王他們多不容易,大伙盼著這一天都盼了好久了。”
高參謀依舊板著臉:“規定就是規定,執行命令要堅決。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討價還價。”
就在這時,值班室的門被推開了。
老王滿身是泥,衣服上還帶著豬圈的味道。
“報告連長,豬今天吃得特別好,估計能有200斤了。”老王的臉上帶著藏不住的笑意。
看到高參謀也在,他趕緊立正問好。
但當聽說要退豬的事,老王的臉一下子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