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日的磨合訓練,“黑豹二中隊”正式投入戰斗,前往規定的防線區。
在進入交戰區的那一刻,劉武能明顯地感覺到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二中隊的隊員們好多都是剛上戰場,他們都將自己的精神繃到最緊,隨時隨地警惕著周圍,真正的戰斗即將來臨。
這地區是一塊盆地,是敵我火力沖突的密集區,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白刃戰。
在雨林中作戰,敵人往往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雨林惡劣的環境,沼澤毒蟲,茂盛的足有半人高的灌木,還有稀缺的食物來源。
突擊作戰往往是最讓人痛苦的,隨時警惕著敵人,不能有一絲聲響。
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壓倒士兵緊繃神經的最后一根稻草。
劉武雖然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但他深知戰場的可怕,
身為長官的他,在制定戰略的同時,也時常安撫手下的士兵,照顧他們的情緒。
劉武的作戰風格受到父親的影響,跟劉之野一樣十分的勇猛,大膽卻不魯莽。
他來到戰區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周邊地形,親自走訪勘察,小到每一個坑洞。
因為他知道,雨林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只有了解了地形,才能有條不紊地給每個分隊分配任務。
在前沿陣地有一座小山包,劉武大膽的直接把自己的指揮所設置在了小山包內,就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
要知道,指揮所就相當于一個部隊的大腦,一般都處在大后方,
劉武如此膽大的作風可嚇壞了后方指揮部,但他可以第一時間收到來自戰斗前線的消息及時的制定戰斗計劃。
某日的凌晨,敵人向我軍發動突然襲擊,但被我軍警戒的哨兵發現,當場擊斃,見偷襲失敗,敵軍倉皇而逃。
看著敵軍的尸體,劉武皺著眉頭思索,偷襲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把敵軍一鍋端了,一勞永逸。
為了完成對敵軍的進攻計劃,必須先完成對敵人動態的了解,
雨林的高山中有數不盡的洞窟,每一個洞窟里都有可能藏著一窩一窩的敵人,
要想勘察完畢顯然是一個難題。
但劉武不是會被困難擊倒的人,為了一窩端掉潛藏在洞窟里的敵人,
劉武帶領著將士們多次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搗毀山上的建筑設施,找出并擊斃潛藏在溶洞中的“老鼠”。
這樣一番下來,我軍周圍的安全隱患就被徹底解決,還未開戰就給了敵人重重一擊。
接下來,就是“二中隊”主動出擊的時候了。
在一次夜間巡邏時,哨兵發現了一處敵人的營地,在向指揮部匯報后,
劉武當機立斷,立刻率領二中隊對敵方營地展開突襲,結果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大獲全勝。
第一次主動出擊勝利后,劉武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但是這次勝利無疑是對新兵們最大的鼓舞。
經過短暫的調整后,劉武制定出了周詳的計劃,連續對敵方主力展開猛攻,最后以極小的傷亡徹底消滅了敵軍妄圖死守陣地的意圖。
在多次的戰斗當中,劉武不僅采用突然襲擊、中心開花、左右開弓、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等戰術,每次還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頭。
這點也與他的父親劉之野一樣,長官不帶頭沖鋒士兵又何能不畏生死,劉武的勇敢也贏得了部隊許多士兵的尊重。
在l山戰場上,劉武率領的二中隊,前后一共打了一個多月。
他們完成了多次任務,并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這是整個戰場的最高嘉獎。
對于夸獎,劉武只是淡然一笑道:“值得夸獎的是全軍所有的戰士,我只是這個大團體中的一份子,畢竟沒有他們,我一人縱有三頭六臂……”。
轉過年來的年1月6日凌晨,滇邊l山的那拉籠罩在一片沉寂之中,這時傳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
前指值班的指揮員從電話中得知,敵軍一直向167高地緊急增兵,此時夏軍“黑豹突擊隊”已經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