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突擊隊”大隊長鐘興國聽到這個消息吃了一驚。
敵軍兵力越來越強,在敵方占據有利地勢的情況下,“黑豹二中隊”能否完成任務?
167高地位于l山那拉戰場的底部,海拔僅有167米,四周被青山環抱,如虎口鋼牙一般從底部凸起。
這個地方有數不清的天然石洞,敵人的火力點就隱藏在某些黑黝黝的洞口下。
敵軍在167高地修建了近20個屯兵防守工事,并且投入了一個連的兵力防守。
“黑豹”二中隊九十多名指戰員,分別組成潛伏隊、主攻隊、火力隊、戰勤隊、醫療隊等幾個小組,分為第一、第二兩支突擊隊。
他們本身就是尖刀部隊特種兵,隊員們每天早上凌晨起來埋頭苦練,閉著眼睛都能將槍械和火箭炮等武器拆開再裝起。
前指決定在1月7日發動拔點戰斗,代號“突擊”,行動分為潛伏、拔點和后撤三個階段。
1月6日凌晨4:30分,突擊隊副隊長孫新春帶隊,20名敢死隊員組成了潛伏分隊向一號通道出發。
這條通道雜草叢生,在敵我陣地的鞍部,全長一百米左右,我軍也需要下一個70多度的陡坡,中間是一片無遮擋的開闊地。
敵軍一方需要上近80度的陡坡,可以到達167高地的一號洞和二號洞,敵方不定時地用彈藥進行封鎖。
在工兵班長馬志軍的引導下,潛伏分隊悄悄向前摸進,不敢發出聲音。
潛伏分隊踏上一號通道的時候,167高地的頂峰很快響起了槍炮聲,炸起地上的泥土,有些泥土直接濺到隊員們的的臉上。
大家立刻緊張起來,難道敵人已經發現了?
孫新春讓隊員們就地隱蔽,過了一會兒,槍炮聲安靜了下來,原來這些槍炮是敵軍為了壯膽胡亂發射的。
隊員們繼續前行,在6:20分到達了一號和二號洞口,這時離敵軍越來越近。
他們到洞口時,被驚動的幾只老鼠一陣亂竄,在雜草叢中發出“呲啦啦”的聲音,隊員們的心高高懸起,連忙屏住呼吸貼到石壁上。
兩分鐘后,周圍又恢復了平靜,孫新春從一號洞望去,發現洞內有一絲亮光,他警覺地用目光搜尋,發現亮光是從石壁上的縫隙透過來的。
沒有發現異常之后,孫新春放下警戒哨,打開了自己的聯絡電臺,按了七下開關,向劉武發出了安全到達的信號。
劉武接到孫新春發來的信號后,表情卻很沉重。
接下來,隊員們要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潛伏24小時,一號二號洞口離敵軍的哨所只有七八米遠。
晝夜潛伏,準備就緒。
叢林中的環境非常惡劣,蚊蟲很多,要在24小時中不能發出一點聲音,其中的煎熬難以想象。
1月7日凌晨2點,孫新春發出了最后一個安全信號。
這時突擊分隊20人即將出發,會在潛伏分隊的掩護下擔任主攻任務,戰斗打響后,突擊分隊是傷亡率最高的。
1月7日3點多,突擊分隊在夜色中穿行,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擔任電臺兵的老宋怕電臺里的兩塊電池不夠用,特意又多準備了兩塊備用電池,
還帶了三個沖鋒槍的彈夾,一個防毒面具和炸藥包,裝備總共有70多斤重。
隊員們每前進一步都高度警惕,不能發出驚動敵人的聲響。
到達目的地后,孫新春帶領幾名隊員架好電話線,并潛入指定區域。
1月7日6時整,“黑豹突擊隊”二中隊長劉武和李二牛等人到達了一號洞。
副隊長孫新春悄聲向隊長劉武作了簡要匯報,告訴隊長3號洞內有敵人,劉武決定避開3號洞,從石林上面向敵人發起攻擊。
1月7日6:50分,離我軍預定進攻的時間僅有10分鐘的時間,敵軍的炮火卻突然響了起來。
原來我軍在潛伏的過程中,有個戰士不小心把石頭蹬了一下,石頭滾落山坡,敵軍聽到了聲音,又發射了幾枚炮彈。
潛伏分隊的一名隊員被彈片擊中身負重傷,離沖鋒的時間越來越近,如果此時發出聲音,會對整個戰斗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