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近中午時分,孫新春和李二牛領著二中隊的幾名戰士,抵達了李玉蘭家。
他們并非兩手空空,而是抬著半扇野豬。
“嫂子!”
“玉蘭嫂子!”
……
那一聲聲飽含真情的“嫂子”,接連不斷地響起。
“哎!兄弟們來了!快進屋里!”
“咋還抬來半扇豬呢?你們好不容易能吃頓好的,給我們咋行呢?”
“聽我的,等會兒回去把剩下的給帶回去,你們的心意嫂子我心領了!”李玉蘭佯作嗔怪地說道。
“嫂子,俺們留了半扇豬肉呢,夠吃啦!”一個戰友說道。
“嫂子,您就收著吧!”另一個戰友跟著說。
“咱有手里的家伙,想吃肉那還不容易?”又一個戰友大聲道。
“哪能有送出去的東西再拿回去的事兒呢?”還有戰友嚷嚷著。
戰友們七嘴八舌地勸說著李玉蘭,他們打心眼里敬重這位嫂子。
這不單單是因為犧牲的老大哥富平山,更是因為李玉蘭嫂子本人就備受戰士們的尊崇。
李玉蘭滿是感動地望著這些并非血親,卻情同手足的漢子們。
“我……嫂子在此謝過你們!只是這半扇豬肉太多了,天熱易壞,嫂子多做些紅燒肉,你們帶回去給兄弟們分了,如何?”
劉武可不買賬,笑著說:“嫂子,吃不完可以做成臘肉呀,我想吃您做的臘肉呢。”
“沒錯,吃不完沒關系,做成臘肉慢慢享用!”其他人紛紛應和劉武。
李玉蘭沒轍了,佯怒地瞪了劉武一眼:“就你嘴碎,成,嫂子就熏臘肉,你要是再不吃,可別怨我對你不客氣!”
然后她就“咯咯咯……”的捂著嘴笑了起來。
李玉蘭難得這般高興,鐘興國和劉武等人都覺得此趟不虛此行。
“你們先坐會兒,嫂子這就去做飯!”話音剛落,李玉蘭便往廚房走去。
李二牛在家時各類家務活兒都拿手,忙搶著說:“嫂子,我幫您做飯!”說著便行動起來。
其他戰友見狀,也毫不含糊,有的掃地,有的打水各自找點活兒干。
忙得是熱火朝天,仿佛在自個兒家一般。
李玉蘭在廚房里瞧見這一幕,時不時地仰頭,眼中滿是感動,淚水止不住地涌出。
李二牛見她悄悄抹淚,關切地問:“嫂子,您……”話未說完,李玉蘭忙道:“嗐,我是被煙給嗆著了,沒啥事!”
“……”
李二牛為人憨厚,但并不傻,他清楚李玉蘭嫂子的緣由。
李玉蘭雖難得地顯露出女人柔弱的一面,可實際上她極為堅強,堪稱女中豪杰。
十年前,李玉蘭十八歲就懷揣著報效祖國的熱忱,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從軍之路。
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選擇了成為一名醫療兵,希望能用自己的雙手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提供生命保障。
入伍后,李玉蘭被分配到了一個偏遠的軍區醫院。
初到軍營的她,面對陌生的環境和繁重的工作,并沒有退縮。
相反,她以驚人的毅力和學習能力,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醫療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