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劉之野在某地視察。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農村婦女帶著一個小女孩來到部隊的駐地,想讓軍醫給孩子瞧病。
這位婦女表示,因為在地方沒看好病,所以才來找部隊。
然而,那天軍醫沒在,有個干部便拒絕了她。
劉之野發現后,便問那婦女這事兒的前前后后。
了解到她不是本地的,是從老遠的農村到城里來,因為孩子長了個很嚴重的瘡求醫治病的。
劉之野親自叫來他的保健醫生讓他給這孩子瞧病,還記下了這位婦女的地址。
之后又叫保健醫生給她寄了好幾回藥,直到瘡好了才罷休。
劉之野特別在意把軍民、軍政關系給搞好。
每次他去一個地方視察,都會把部隊駐地的鄉鎮干部找來,問問他們相關的情況。
有一次去某地,得知在春節前,當地政府殺了兩頭豬,給部隊送去慰問,這可把戰士們高興壞了。
劉之野鄭重其事地跟身邊的干部們說:“……咱們啥時候都得扎根在群眾當中,依靠群眾,不然就沒法往前走。”
身為領導的劉之野,對基層戰士特別關心。
他老是掛在嘴邊這么一句話:“兵是干部帶的,兵出了毛病和過錯得找帶兵的。”
擔任后勤部領導崗位后,劉之野將實地調研作為首要工作。
他清醒意識到,長期脫離實際崗位導致對后勤系統現狀掌握不足,若不能摸清真實情況,便難以精準落實總部首長布置的重要任務。
為此他迅速啟動全面摸底工作,通過多維度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后續決策打下堅實基礎。
劉之野帶著后勤部的幾名主要干部,花了幾個月跑遍各地搞調研。
這期間他們幾人成天扎在基層,不是蹲點檢查就是開現場會。
作為主抓后勤工作的領導,劉之野每到一地都要親自過問物資儲備和運輸情況,有時還冷不丁搞突擊抽查。
老羅和老許這兩位分管不同領域的副手全程跟著,隨時解答專業問題。
為確保專項督查順利推進,劉之野主動調整了既定工作安排。
針對原定由其帶隊的訪外任務,他專門向上級說明:鑒于剛接任后勤崗位,尚處工作銜接階段,建議改派熟悉情況的同志負責此次對外交流。
劉之野把視察首站定在郊區某綜合倉庫,親自率隊前往檢查。
他領帶著工作組直奔城外的物資儲備基地,首項行程就是全面巡查這座戰略級倉儲設施。
車開了一陣子才到地頭。
劉之野剛推開車門,先站在路邊扭了扭腰甩甩胳膊。
他背著手繞倉庫慢慢轉悠,把戰士們的吃飯地方、睡覺屋子和干活車間都仔細瞧了個遍。
原本帶著笑模樣的劉之野越看臉色越沉,最后把倉庫主任和政委叫到跟前,聽他們一五一十匯報情況。
劉之野全程仔細聽著匯報內容,等匯報一結束便開口道:“這次任務完成得挺到位。我平時來得少,趁這機會和大家碰個面吧,讓戰士們到這兒集合。”
他邊說邊環視著會議室,手指在桌面輕輕叩了兩下。
士兵們早就在外頭候著了,早就按捺不住想親眼看看這位全國聞名的傳軍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