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主管一喊他們,這群人呼一下全擠進去了。
劉之野瞧見這情形,樂呵呵地提醒大伙兒:“別著急,慢慢來,安全要緊!”
戰士們剛在屋里站定,劉之野便扯開嗓門招呼:“大伙兒往這邊靠靠。”
他隨手抓起搪瓷缸灌了口涼白開,胳膊肘支在斑駁的木桌上,“今兒把同志們叫來不為別的,就說說咱們手頭那幾桿老套筒的事。”
“我調任后勤崗位有段時間了,現在有些情況不太清楚。
這次回來主要想聽聽大伙兒的工作反饋。
咱們倉庫可是整個后勤系統的核心環節,各位有什么實際困難或者改進建議,咱們現場就直接溝通。
這樣后續才能把后勤保障做得更到位。”
劉之野話音一落,戰士們就打開了話匣子。
這個說炊事班柴火總受潮,那個提運輸隊車輛不夠使,還有人念叨著彈藥箱捆扎太費事。
劉之野捧著搪瓷缸子,邊聽邊拿鉛筆在本子上劃拉,時不時抬眼看看發言的小戰士。
等大伙兒說得差不多了,他擰上鋼筆帽笑著說:“掏心窩子的話就得這么說,藏著掖著能打勝仗?我看這樣挺好,大伙兒接著聊。”
物資管理是作戰的生命線。
庫房工作直接決定前線保障效率,物品保存得當、調配迅速才能支撐戰場需要。
要是管理出現疏漏,導致裝備受潮損壞或食品變質,臨戰時刻物資供應卡殼,整個戰局都可能受影響。
倉儲崗位承擔著重大責任,這份工作不僅專業性強,更是關系全局的戰略性任務,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調研結束后,劉之野又繞著營地轉了幾圈。
走到官兵們開墾的菜園前,他停下腳步仔細端詳,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片菜地種得有模有樣,咱們戰士就該保持這種艱苦奮斗的勁頭。”
他彎下腰查看菜苗長勢,特意叮囑隨行人員要珍惜官兵的勞動成果。
結束基層檢查工作時正值午飯時間,隨行人員詢問劉之野是否留下用餐。
面對在場官兵和地方政府干部的再三邀請,劉之野爽快應道:“就在食堂吃吧!不過我有個規矩——飯桌上的米面菜肉必須是你們自給自足的,要是用了外頭買的東西,我可不端碗。”說著拍了拍身邊戰士的肩膀:“聽說咱們農場的蘿卜長得水靈,今兒個正好嘗嘗鮮。”
地方干部們當即表態會照辦。劉之野的作風大伙兒都熟悉——這位每到駐地最反感搞特殊待遇,行軍途中必到伙房轉轉,端著搪瓷碗和普通士兵們蹲在墻根扒拉飯菜。
他的警衛班長私下常說:“咱首長的胃是鐵打的,頓頓粗糧就咸菜,倒比吃山珍海味還香。”
飯點到了,炊事員剛把餐盤擺好,劉之野就湊近聞了聞。
他拿筷子撥弄幾下碗里的菜,抬頭問炊事班長:“今兒給大伙兒準備的伙食就這?”
得到肯定答復后,劉之野端著碗挨個戰士的餐桌轉悠,發現每張飯桌上的菜式都跟自己那份一模一樣,這才坐下來悶頭扒飯。
午飯后稍作休息,劉之野帶著隨行人員前往某部隊醫院進行工作檢查。
他先是在各個科室轉了一圈,仔細查看醫療設施和衛生狀況。
隨后召集院領導開會,認真聽取院長和政委匯報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
在交流過程中,劉之野特別關心醫院的發展歷程,重點了解了建院以來的病患收治數據和服務保障能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