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時代面前,每個人都只是恒河沙數,無比渺小。
一個似乎不經意的選擇,或許就與大時代擦肩而過。
港大畢業時,包叔幸運地跳進了金融大洪流之中,成為了香江最大h資銀行“亞太銀行”中的一員。
從此,開啟了他最為光輝的“中環人生”。
“亞太銀行”是“劉氏海外投資”落戶香江時投資成立的第一家金融企業,是由當時十幾家小型銀行合并而成的。
如今,“亞太銀行”單在香江地區就有三十五家分行,香江、豪江、t市、李家坡、雞籠坡、曼谷、漢城、東……等地區有二百七十八家分行,業務幾乎覆蓋整個東南亞發達地區。
“亞太銀行”目前是亞洲領先的金融集團之一,也是亞洲評價最高的銀行之一,現有資產1500億港幣。
該銀行提供一系列的專業金融服務來滿足顧客需求,這包括個人業務、公司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私人銀行以及交易銀行業務、全球資金業務、資產管理以及股票經紀業務。
“亞太銀行”是亞洲華爾街日報調查東南亞地區十大最受尊敬企業之一及金融信譽排名第一。
曾榮獲選為國際金融雜志《環球金融》(globalfinance)1995年環球50最安全銀行之一。
還獲得過theassettriplea最佳中小企業現金管理方案獎……
在這家卓越的跨過“亞太銀行”里,包叔的英語天賦派上用場,更為絕妙的是他非常懂得與老外打交道。
有時馬忠會問他,這是否是包氏家族的經商基因。
不過,包叔并不喜歡別人在他面前提起包氏家族,他只仰慕其父親的商業才能,與包氏家族無關。
事實上,包叔選擇金融并非偶然。
包叔曾經跟馬忠說過,當年他們被包氏族人掃地出門,剛到廟街最艱難時,他就“天真”地跟母親許諾,要努力將他們失去的一切奪回來。
這種帶有仇恨的情感一直根植于包叔內心深處,畢業時他明白只有從事金融才能實現當初對母親的許諾。
所幸的是,包叔趕上了香江金融大時代,從入職開始,整個香江金融業與房地產、港口航運、制造業一起起飛。
包叔完全以外資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每天忙于辦貸款,跑客戶,開會,查資料,無暇休息。
縱然工作繁忙,但在這期間,他還是多次往返內地。
包叔來內地主要是想滿足一下多年的好奇心——這里到底長什么樣,母親的老家燕京是否還是她心中的那個模樣。
與彈丸香江不同,內地有著遼闊的疆域和豐富的自然景觀,這讓包叔無比驚喜。
在游歷完內地的名山大川后,他已對地質探險癡迷不已。
后來,包叔實際上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地質探險愛好者。
他曾經多次用英文撰稿,寄送給《國家地理雜志》,介紹夏國的地質地貌。
馬忠不知道,包叔是不是建國后第一位這么做的華人。
工作兩年后,包叔已升任“亞太銀行”信貸部門的小主管,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金融高富帥。
可以這么說,港人在外資銀行的地位,就是包叔這代人打下來的。
香江職業經理人的素養及標桿,也是這代建立的。
這會兒,國內正在轟轟烈烈地搞改開,香江北面建起了第一個經濟特區——建立寶縣特區。
在辦公室得知這一消息,包叔無比興奮。
當晚,他約上幾個同事,在距離公司不遠的上坡小徑——威靈頓街上,找了一家西餐廳,一邊喝著洋酒,一邊講述自己在內地的見聞,“同事們都豎起耳朵聽”。
這么說大家可能對這地方陌生。
幾年后,包叔曾經的下屬,一個叫盛智文的老外,他從公司離職后就在這條狹窄的上坡小徑開了幾家酒吧。
當年中環的“優皮士”下班后喜歡在此地喝上兩口,談天說地,逐漸這里成為了上班的“歡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