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濤子聽到“京城汽車集團“要招工的消息時,為何會如此興奮不已?
因為,這背后大有緣由。
作為汽車行業的新銳力量,京城汽車集團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展現出驚人的發展勢頭,業務版圖快速擴張,在業內聲名鵲起。
更令人向往的是,該集團的員工福利體系在燕京地區堪稱標桿。
五險一金全額繳納、豐厚的年終獎金、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以及優越的工作環境,每一項都讓求職者趨之若鶩。
每逢招聘季,京城汽車集團的招工公告總能引發求職熱潮。
不僅待業青年爭相投遞簡歷,就連許多在職人員也躍躍欲試,希望能在這個朝陽企業謀得一席之地。
競爭之激烈,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也不為過。
汽車工業是劉家莊的又支柱型產業,“京城汽車”如今是夏國本土第一汽車品牌。
“京城汽車”成立于九二年。
這年的“春風”吹過劉家莊的稻田,帶來了自由市場的氣息。
劉建國站在摩托車廠噴漆車間門口,指尖的黑灰怎么搓也搓不干凈。
身后“長城摩托車集團“的招牌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總部門口二十米外的停車場就是他家曾經祖傳的老宅。
當初“長城摩托”建廠,他家老宅就拆遷了。
“廠長!好消息!”財務總監老馬揮舞著《人人日報》跑來,“南邊講話了!說膽子要再大一點!”
劉建國接過報紙,首長的照片占了大半個版面。
他目光掃過“改革開放”四個大字,落在墻角那輛歲月痕跡明顯的“長城cc50”摩托上。
這是1978年他們廠產的第一批摩托車,現在成了廠里的吉祥物。
“老馬,還記得咱們賣第一輛'長城cc50'嗎?”劉建國用報紙拍打著手心,“那會兒上邊還有人說咱不務正業。”
老馬嘿嘿一笑:“現在全國誰不知道咱?連公安局都采購咱的摩托車!”
劉建國沒接話。
他望著車間里正在組裝的摩托車,流水線上穿著藍色工裝的村民,像極了當年生產隊里插秧的陣勢。
只是秧苗換成了鋼鐵,汗水澆灌的不再是稻谷,而是火花四濺的焊點。
三天后的干部會上,劉建國把《汽車工業發展綱要》拍在掉漆的會議桌上:“咱們該轉型了。”
滿屋子人面面相覷,廠工會主席王桂花手里的搪瓷缸差點掉地上。
“建國,你該不會想造汽車吧?”廠書記劉德柱的煙袋鍋子在桌上磕得梆梆響,“咱就一摩托車廠……”
劉建國從公文包里取出本英文雜志,封面是輛流線型轎車:“這兩年東歐經濟不景氣,捷克有個汽車廠要破產,全套生產線帶技術轉讓。”他指著照片上的廠房,“比咱們廠大不了多少。”
會開到后半夜,反對聲漸漸變成了算賬聲。
當劉建國說出“區里答應給外匯額度”時,財務總監老馬突然站起來:“干!咱當年造摩托車不也是白手起家嗎?”
散會時天已蒙蒙亮。
劉建國蹲在廠門口啃冷饅頭,妻子李秀蘭抱著大衣找來:“你真要折騰汽車?咱爹說你別步子太大扯著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