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天,“愛華集團”召開了“抓住機遇,大干九八年,使我集團收入翻一番”的動員大會。
會上,年輕的董事長劉愛華做了精彩的動員講話:
“愛華的家人們,我們集團公司要開展一次大的經濟戰役。
集團公司自93年開始建廠以來,全體員工艱苦奮斗,奮力拼搏,銳意進取,勇攀高峰,一年一個新臺階。
經過短短五年多的努力,去年我們集團就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通過挖潛,今年將突破2億元。
在此基礎上,大干九八年,上幾個項目使銷售收入翻一番是大有可能的。
市場如戰場,十年干成的事,我們要在一年內辦成。
因此,我們說這是一次大的經濟戰役。”
“根據我們集團的情況,這次戰役擬上以下幾個項目:
化工方面,建兩個水楊酸分廠,醫藥二廠已于“五一”投產;
醫藥三廠現已開工建設,預計98年12月底竣工。
此項目投資1500萬元,年增水楊酸產量3500噸,年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
充分利用冶金、化工互補優勢,新建3000千瓦發電廠一座,預計98年11月底竣工。
此項目投資1300萬元,包括現有1000千瓦發電機組,年可發電3360萬千瓦,按用電價計算年收入1500萬元。
充分利用鐵廠原有設備余量,新建一座150立方高爐,預計98年12月底竣工。
此項目投資1000萬元,增加生鐵產量7.5萬噸,增加銷售收入9000萬元。
三項合計,總投資3800萬元,增加收入1.4億元,通過內部挖潛銷售收入可達2.5個億,到明年年底,我集團收入將突破3億元大關。”
然后,在這次全體員工動員大會上董事長劉愛華給所有人解釋了為什么要展開這次“戰役”的原因。
劉愛華覺得“危機,危機,有危險必有機遇,這時的“愛華集團”有著天賜的良機。
目前,在夏國經濟領域中出現兩大特殊因素:一是國內因素,即企業改開,造成不少企業暫時的困難,新的生機沒有出現;
二是國外因素,即東南亞經濟危機對我們經濟的波及,使產品出口艱難,產品過剩問題。
其表現有二:一是產品積壓,價格下跌,部分生產資料的價格降到十年來的最低價;
二是眾多企業停產、倒閉,使不少企業工人下崗失業,造成勞動力過剩和廉價。
現在3800萬元能辦成的事,在常規下6000萬元也辦不成。
機遇就在眼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因此,抓住機會,利用機遇,開展一次經濟大戰役非常必要。
劉愛華以為“愛華集團”可以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們有好的項目。
如果“愛華集團”水楊酸項目順利擴產后,其總產量將達到5500噸,占全國水楊酸商品量10000噸的55%,今后可以逐步壟斷全國水楊酸市場。
再一個,如果投資的熱電廠項目投產
就會充分利用冶金、化工互補優勢,燃燒高爐、焦爐煤氣及焦化廠煤矸石,廢氣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