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國外媒體,對北斗項目冷嘲熱諷,就算是國內媒體,也多有悲觀。
現在是國外月亮比國內圓的時代,國外能做到的事情,國內卻不被人認為能做到。
衛星導航系統這種全世界最頂尖的技術,目前只有阿美利加有,老歐洲、日苯、老毛子等地都沒有能做到。
所以,對于孫院士帶頭扛起北斗項目,國內海外媒體都是看衰之聲一片,技術方面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阿美利加搞gps都費了二十年時間,才給琢磨出來,而在不少媒體眼中,國內航天技術,落后于阿美利加何止二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都有可能,也就是不少人認為半個世紀內,國內都無法開發衛星導航系統!
除過技術,更重要的還是經費問題,阿美利加搞pgs,費了三百億美元之多,而且還是七八十年代的三百億美元,當時全球多少國家一年gdp,都沒有這么多!
國內搞衛星導航,就算成本再低,那北斗項目,怎么也得費阿美利加gps一半,甚至最低三分之一的經費吧!
就算只有三分之一,那也是將近百億美元之巨,國內整個航天業,一年才能拿多少經費啊,就算把經費,全填給北斗那也不夠啊。
哪怕孫院士實力再強,操盤項目再小心,給北斗規劃了戰略,北斗一號系統是實驗性質,發射四顆實驗衛星,成功之后,再進行下一步。
這種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但依舊有無數人持懷疑態度,包括技術部門一些大人物,也都是有些擔憂,怕那么多經費砸進去打了水漂。
這也是為何,會出現讓國內,加入老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的聲音,向老歐洲買入場券,看起來,風險確實似乎比自己搞,那是低很多……
聽到孫院士提起北斗項目,李東陵心頭頓時間轉過不少念頭,北斗項目絕對是一個燒錢大戶的項目。
而且時間跨度太大,前前后后經歷了兩任首席設計師,費了十幾年才建成,這中間當然有經費不足的原因,才把項目拖延了。
但半路,北斗項目是幾近停工,而且加入了老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項目,這就說明,在北斗上,國內實際上也是有派系斗爭的。
“北斗的項目,東陵高科這邊自然有所耳聞!”李東陵向著孫院士說道。
聽到李東陵這話,孫院士卻是目光直直看向李東陵,問出一句,讓在場人都驚愣無比的話,“那李總認為,北斗項目能做成嗎”
這話問的太過直白,甚至可以說,孫院士完全就是拿自己的名聲,學術資歷在問李東陵,看不看好他帶領北斗項目團隊,把北斗衛星導航給建立起來!
對于這話,李東陵根本無法繞圈子,只得說道,“我相信,北斗導航系統,一定能在孫院士的帶領下建成!”
李東陵也在孫院士幾個字上,咬的特別重,這也是告訴對方,李東陵只信這事,只有他能做到,換個人來,那李東陵可就不信了。
孫院士自然是聽的出,李東陵的弦外之音,但也從李東陵這里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直接問出了他這次來的目的。
“那不知道,李總,愿不愿意讓高德地圖公司,加入北斗項目!”</p>